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坚持不懈试验示范,使盐碱地改良从施肥技术到提高粮食生产、从土壤改良到耕地质量提升、从生态环境治理到工农业废弃资源利用,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我省450万亩盐碱地治理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可复制和可借鉴的山西经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际合作技术升级

由于受地势、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有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具体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等8市51个县区,尤以大同盆地面积最大,占全省盐碱化土地的2/3,总面积300万亩。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从80年代起,我省在盐碱地上开展了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中心,挖排水渠、修筑防渗渠和井灌井排为手段的工程改良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我省盐碱地主要以苏打型盐化土和苏打型碱化土为主,综合治理措施不配套,加上资金不足,科研手段跟不上,对农民培训不到位等原因,我省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

从2000年4月起,当时的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正式签订协议,就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进行了为期5年的国际合作研究。

五年来,该项目在引进日本改良剂DS-1997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5种盐碱地化学改良剂,并进行了国产化生产,建成了年产5万吨的盐碱地改良专用肥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彻底改造盐碱地5万亩以上,应用推广面积10多万亩,辐射带动50万亩盐碱地改良,建立了化学措施、水利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为核心的综合改良技术体系,形成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项目研究成果随后迅速推广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际合作开阔了我们的科研思路,提升了学术水平,也实现了我省盐碱地改良史上历史性的突破。经过不断创新改良消化吸收,团队在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改良技术、耕地质量提升等多方面都取得技术突破,单一的改良技术发展成为科技含量逐步提升的综合技术体系,引领盐碱地改良成果的效益大幅度提升。”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领头人、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说。

2018年以来,团队承担山西省农科院示范推广项目多项,在我省大同盆地盐碱区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科院合署后,团队于2022年承担学校特优工程项目,组织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和经济作物研究所三家单位,在怀仁市毛皂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在新型化学改良制剂与耐盐生物制剂研发应用、耐盐作物高效种植与农机农艺配套等综合改良方面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山西实践”走向世界

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先后在山阴、怀仁、应县、天镇、浑源建成了5个盐碱地改良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先后建成了核心试验区2000亩,核心示范区2万亩,进行各类田间试验25个,涉及作物15种,试验作物品种50多个,开展了不同改良材料和不同盐碱地改良剂改良效果试验,重点研究和示范了盐碱荒地、重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等不同类型盐碱区改良技术集成效果和技术体系,包括土地平整、灌溉排水、施用化学改良剂、地膜覆盖、耐盐碱饲草玉米种植、测土施肥、增施有机肥等,形成了“盐碱地改良—种草养畜—粪肥还田—培肥土壤”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试验示范效果。

2012年,团队承担了我国对外援助项目——援阿尔及利亚盐渍土改良。项目主要通过运用我国成熟的盐碱地治理理论和技术,在阿尔及利亚试验站进行试验和示范,通过技术集成和组装配套,建立适合当地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为阿尔及利亚盐碱地的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项目实施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两国传统友谊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团队骨干王斌说。

从技术体系的集成应用到推动省政府层面在全省的示范推广行动,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体系的广泛应用,在耕地面积保护和质量提升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已经逐步凝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经验,并在国内外科研和学术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2015年—2018年期间,团队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下,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和拉脱维亚大学针对内陆盐碱地改良中存在的改良机理不清、水肥盐时空不协调等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今年3月初,由团队6名科研人员组成的专家团启程奔赴马达加斯加,开启了新的中非合作和成熟农业技术的输出之旅。

“多项国际合作提升了科研和学术水平。近几年来团队分工协作能力、整体科研实力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走出了一条科研、应用、产业和教学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治平研究员说。

盐碱地萌发生命力

天镇县卅里铺乡兰玉堡村,地处大同天阳盆地中心,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浅,属重度苏打型盐化土的典型代表,过去一直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历史上无人耕种,通过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改良后,农作物一年比一年长得旺。试验数据显示:改良后第三年,土壤pH值下降到7.8左右,盐分含量下降50%左右,土壤有机质提高30%以上,饲草玉米产量达到4吨以上,普通玉米产量达到689.7公斤/亩。兰玉堡村1200亩盐碱地改良基地发展为“盐碱地改良—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便处理—培肥土壤”的循环农业基地。

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土地3万亩,原为大面积盐碱荒滩。2005年起,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联合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山阴古城镇佳联盐碱地改良示范区。示范区位于大同盆地西南边缘,土壤以苏打型盐化潮土为主,属于中度盐碱区。2010年—2012年,示范区建成山西省耐盐碱植物园1个,占地100亩,引进盐生植物种类268个,涉及乔木、灌木、花卉、药材、牧草、绿肥作物、农作物等7大类。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耐盐碱能力强、利用价值高的乔木、灌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品种,同时开展了适应性评价。

在盐碱地上收获丰收已成为现实。在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科研成果和技术体系的强势推动下,我省正在将盐碱地改良作为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确保耕地面积稳定、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全省各级农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将盐碱地改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设置专项资金开展盐碱地治理。

“在盐碱区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可以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团队将继续进行盐碱地改良循环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与示范,为我省的450万亩盐碱地改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张强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范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