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天,我们开回来一台房车。村子里第一台房车,好多人都来围观,特别是小孩子,成群结队地追着房车跑。房车很大,停在小巷子里尤其惹眼。不过说实话,房车不是舒服的房子,也不算好用的车,在多数人心里,它是一件奢侈品。对我们而言,这台房车也是自己前半生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它对我们就不是奢侈品,就好比卖煎饼的狠下心买一口好锅,摆摊的拼血本租个好档口,都是为了糊口。买房车的事我们不是没有一点分歧,我总觉得买房车的钱可以在县城买一套房,但小飞说:然后呢,我们是去里面住着?还是租出去等升值了再卖掉?显然,我们并不会去住,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想租出去也不容易,而期望房价涨就更不切实际了。说到底又谈到赚钱的事,赚钱太不容易了,我们这几年东奔西跑,殚精竭虑地创作,也没有太引人注目,相信接下来也不会突然就大火。所以,这也正好了嘛,以前我们是为了理想出发,现在我们就剩理想了。之前在网上看关于房车的视频,很多人拿到房车以后,直奔云南、海南、新疆、西藏……仿佛买了房车就一定要巡游边疆似的。说实话,要是我们也能这样出发,我倒是巴不得。就像我母亲以为的那样,她觉得我们一直在“游山玩水”。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我举个例子,在走淮河的时候,一千公里的路线只在源头桐柏山一带有漂亮的风景区,往后走就只有河了,而且是平原上的河,河水只是不动声色地流淌。前几天我还会感到一点新鲜,很快我就为一如既往的长河感到十分单调和寂寞。有一天下午,我们沿着河堤开出一段路,就在河岸上的树林里停下来。很多地方就是这样,它不属于“景区”的时候,周遭就只是散漫的野草,乱石堆,吹得脑壳痛的风,把人晒得焦黑还无处躲藏的大太阳。我们在那里煮了一锅面条,思索接下来的行程,但即将要去的地方一样的沉闷,比如长满庄稼的古战场、树丛深处的坟冢、杳无人烟的古道……知道的以为我们在旅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拾荒。但这就是我们一直走的路啊。这些年间,我们曾北上深入大兴安岭,南下遍访岭南风情,向西横穿河西走廊,向东——貌似还没有专门向东;紧接着又翻秦岭、绕太行、走淮河……经过的路,大多都很寂静。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孤独地游走,而这土地那么广阔,道路那么绵长。蓦然回首,这些错综复杂的路线,不也是中华文明的脉络走向么!冥冥之中一条线索始终在给我们引路,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演绎过的和正在上演着的万千风华。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在赚不到钱的情况下。但我们还是要走下去,买房车就是继续做这件事的升级版本。特别是为了很早立下的一个FLAG: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黄河源头,然后穿过可可西里荒原来到长江源头,再顺长江而下直到长江入海口。要是有人劝我们不要再为劳什子文化苦苦折腾,我肯定会说,你说得很对,然后头也不回,继续行走。最后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一定要买房车。如果只是我们两个人,不买也可以,但我们要带上宝宝,他越长越大,需要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我们希望走在路上的时候,能够尽量从容,也能把家的氛围随身携带,让他在经历大好河山的同时又不致有颠沛流离之感。这将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种生活方式,跋涉于山川,行走于宿命,落脚在字里行间,并希望你能一直看到。什么是淮河?为了讲述淮河,我用22天从源头走到了入海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