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基金报记者 林雪一家成立超12年的生物医药公司,至今没有产品商业化,如今打算冲击港股IPO。近期,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市场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据悉,其曾经在2022年12月也递过表。友芝友生物制药瞄准的是千亿肿瘤药物市场,主打基于双特异性抗体(BsAb)疗法,目前公司已设计和开发了七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但尚未有产品商业化落地。从财务来看公司近两年累计亏损达到3.38亿元,研发投入占其大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也是负数。目前其第一大股东是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主打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尚未有产品商业化落地根据招股书内容,友芝友生物制药成立于2010年7月,由海归科学家周鹏飞博士创办,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或癌症相关并发症及老年性眼科疾病的基于双特异性抗体(BsAb)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友芝友生物制药是第一批入驻光谷生物城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其正在研发的双抗产品已获批该领域的临床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此类产品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周期。招股书显示,友芝友生物制药目前已设计和开发了七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比如公司的核心产品M701,是一种重组BsAb,靶向表达人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癌细胞和人分化簇3(CD3)的表达T细胞。公司目前正在进行M701治疗恶性腹水(MA)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及M701治疗恶性胸水(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还有M802及Y150,用于癌症治疗的T细胞接合的BsAb;Y101D及Y332,以肿瘤微环境(TME)为靶点的BsAb;Y400,一种治疗老年眼科病的靶向疗法。另外,2022年7月28日友芝友生物制药曾宣布,其下属子公司武汉友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代号Y2019),在18周岁及以上健康人群的Ⅱ期临床研究已于获得批准,即将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拥有专有双特异性平台的所有竞争对手中,公司的T细胞接合的BsAb在开发阶段及数量方面位列第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成立12年的友芝友生物旗下的产品尚未商业化落地,公司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可能无法成功开发或销售核心产品或任何管线产品。另外,友芝友生物还有三款药物管线处于研制和临床前阶段。在招股书中,公司也提示风险,未来的财务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的成功,如果未能成功就有关药物完成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实现商业化,或者这些活动出现严重延误,公司的业务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前景大,其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139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3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预期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规模增速略高于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速,2025年将达到4005亿元及2030年将达到6513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7%,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2%。近两年累计亏损3.38亿元石药集团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由于友芝友尚未从商业化候选药品中获得任何收入,而且公司已产生且可能继续产生大量的研发开支及与持续运营相关的其他开支,因此其目前并无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来源如政府补助。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度、2022年度,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1.49亿元、1.89亿元;同期,其他收入为1279.8万元、25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友芝友生物制药在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大,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99人的研发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在生物制药行业拥有平均12年的相关工作经验,2021年、2022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13亿元、1.57亿元,分别占同年营运开支的78.2%、88.5%。友芝友生物制药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产生净亏损,并且预计于可预见未来将继续产生净亏损,且或不能产生充足收益达到或维持盈利能力,以及药品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在所有重要方面均受到严密监管,这些都可能对公司的声誉、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负面影响。从现金流量表也可以看到,友芝友生物制药在2021年、2022年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9871万元、-1.77亿元。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友芝友生物制药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始终为负。最后我们来看看股东的情况,港股上市公司石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为友芝友生物制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15%。IPO之前,友芝友生物制药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武汉高科、湖北省科投和光谷金控等。友芝友生物的执行董事是Zhou Pengfei(周鹏飞)博士,非执行董事分别为袁谦、周宏峰博士、庞振海、惠希武、梁倩、柳丹博士等。编辑:舰长审核:木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