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计划支持下,首届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将于2023年8月16日在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开幕。

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

10所顶尖艺术院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5个艺术家团队

18件艺术作品

7个院落艺术化改造

一年多筹备

300余名师生

35天在地创作

以“漫长的夏天”为主题,携手村民与非遗传承人,在西口村展开丰富多彩的大地艺术创作,以艺术的灵感和设计的巧思,使美丽的阿尔山之夏变得更加浪漫、更加回味悠长。

作品由新媒体艺术家王之纲与纤维艺术家岳嵩带领团队创作。《暖》坐落于山林与草原之间,手编红柳是当地非遗技艺与发光材料在这件作品上完成的优美结合。于山野中见家庭之乐,艺术家们将带有自然温度的柳编塑造成了家人环抱的温暖情景,邀请观众置身其中并与作品产生亲密互动,既展现了当地淳朴诚挚的民俗风情,也寄寓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夜幕降临之时,以阿尔山日常劳作场景、神话故事传说为素材创作的动态影像将在光影媒介的投射中动人上映,大地为背景,伴着音乐吟颂,浪漫梦幻。

著名雕塑家陈辉带领学生团队创作,以高山流水为造型,从山水意象中找寻灵感,以曲线、直线、面与块形的组合,构造出动静呼应、刚柔相济的视觉效果,展现青山绿水的生态理念,并力图打破雕塑固有的封闭空间形式,让观众能够进入作品内部空间进行互动。该作品既运用了阿尔山自然景观中的山水元素进行空间、结构、韵律的艺术化重塑,又赋予雕塑艺术以可观、可感、可游的功能性,使艺术真正走进乡村。

国际纤维艺术家林乐成带领艺术团队与西口村村民共同创作此件大型柳编艺术装置,作品通过对阿尔山特有的珍稀冷水鱼“哲罗鲑”的艺术塑造,演绎了西口村628户农家连年有余的美好生活图景。该作品构建了一个跨越农耕文明与数字时代的多维度装置空间,于硬质媒材的表面附着本土非遗——阿尔山柳编。自由弯曲的红柳柳条构成纵横交错、丰富多变的纤维编织,同时叠加LED编程灯带,意在表达天地自然中生态、生灵、生命的活力与联动。

青年艺术家孟超采用了大地艺术典型的创作方式,以土方工程构筑了一个方形的平台,如同一张巨大的桌布铺盖于大地之上。在孟超眼中,阿尔山的风景本身就是流动的盛宴,因此他选择将艺术隐退于自然之后,凸显西口村天地之间本然的美感。该作品主体由无污染的天然泥土制作而成,为了保证稳定性,艺术家还使用了部分砖体墙作为加固地基。进入雨季,该平台布满绿色植被,以此动态展现阿尔山的盎然生机以及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作理念。

作品取材阿尔山市西口村老村部旧址的废弃木门窗、林地的松木枝桠、家家户户都会用的珠帘等在地的、自然的和人工的材料,秉持“化腐朽为神奇”与“创造不可能的可能”之理念,与村民共创,“松林荫后檐”源自陶潜田园诗篇,希冀艺术如春风细雨,润人心田。

该展览收集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设计创作作品,将大喜旅店改造设计成供旅客歇息、喝茶聊天、看风景的艺术画廊。同时,大喜旅店老板是一对退休夫妇,可以边歇息喝茶边听他们讲述作品的故事和他们自己的故事,紧贴当地情怀,营造艺术氛围

青年艺术家孔繁迪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美丽与复杂中汲取灵感,以错落堆叠的木质材料遵循地形的自然轮廓创作了这件作品。作品灵感源自于实地考察时发现的当地最为常见的材料——木头,木桩作为人类采伐活动的产物被赋予鲜艳色彩,并被安置于森林树木的环抱之中,这一在地化的创作形式引导观者切身走入山林,在为观者提供丰富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将其引入关于如何修复人类带给自然的创伤的思考。

本次阿尔山乡村艺术季·西口村艺会2023年8月16日在西口村开幕,展期持续到9月23日,欢迎您的到访与观览!

来源:兴安广播电视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