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正处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起步阶段,做好“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工作对于贵州省有哪些重要意义?贵州村庄规划工作进展如何?……带着疑问,近日,记者专访了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夏清波。

“做好村庄规划,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夏清波说,村庄规划是一个时期内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和谋划,也是农村各项开发保护和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资料图)

夏清波说,村庄规划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村庄规划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指导各地在村庄规划中,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其次,村庄规划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关键手段,助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再次,村庄规划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途径。只有村庄规划做好了,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夏清波。(资料图)

我省最早于2019年5月启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工作,前几年,我们主要以试点的方式开展,让一些特色田园乡村、红色美丽村庄,先行先试编制村庄规划。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连续出台了《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加强过渡期村庄规划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各地在新的规划批准生效前,强化保障过渡期农村建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同时分类有序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夏清波介绍,为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地方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建立了一个技术标准体系、一个保障支撑体系、一个宣传教育体系、一个便民服务体系的“四个一”村庄规划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编制村庄规划2400余个,其中一半已经批复,有力指导了乡村建设行动,有效支撑了全省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

“结合村庄规划编制,我们也进行了农村土地政策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夏清波举例说,比如,在黄果树旅游区石头寨村、荔波县洪山村等地,通过村集体以存量建设用地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联合经营,在乡村产业发展、村庄风貌塑造、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去年,省自然资源厅还组织开展了全省首届“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和最美乡村规划师评选活动,从宣传征集,到案例评选,再到公示颁奖,最终评选出了18个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和19名最美乡村规划师。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各地村庄规划好做法、好经验的总结宣传,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贵州经验”。

“今年4月,我们又在省地质博物馆举办了“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和美乡村·希望田野——贵州省首届‘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展”。夏清波介绍,通过此次展览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贵州的村庄规划,是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美丽的规划,是让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和治理的规划,也是促使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真正成效的规划,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我们的规划工作中来。”夏清波表示,今后,还会根据村庄规划进展情况,再多多举办此类评选、展览活动。

与此同时,夏清波也指出了当下我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瓶颈。主要总结为:“编制经费少,技术力量弱,村民不易懂”。

首先,贵州村庄数量多、分布广,共有1.37万个行政村和9万余个30户以上自然村组,地方对村庄规划的编制经费普遍保障不足。机构改革后,由于国家要求编制的村庄规划,是融合了各行业管控要求和各部门空间利用需求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对规划内容、编制深度、管控要求、资料收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单独编制的村庄规划成本较高。部分村庄,由于用地需求量大、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要综合考虑的要素更多,村庄规划的编制成本又相应提高。

其次,从技术力量上,编制村庄规划一个很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要熟悉当地情况并能够跟村民有效沟通,而我们省本地的规划团队又比较缺乏,再加上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都在同步推进,如果每个有建设需要的村,都去单独编一个实用性村庄规划,这除了会让地方财政吃紧,也会给本就捉襟见肘的全省规划团队带来巨大压力。

最后,从成果表达上,传统村庄规划的成果,无论是管控的要求还是用途的安排,往往是以专业性较强的表达,落在文本和图件上。一方面,村民仍然不明白“哪里不能建、哪里可以建、哪里建什么”,无法理解规划意图和规划目标,也不能切身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规划表达形式太过于专业性,也会给基层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带来风险和挑战。

就解决上述问题,更好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推进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省自然资源厅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打算?

夏清波介绍,今年,省自然资源系统结合主题教育“调研式推进重点工作”和国发〔2022〕2号文件“大胆试、勇敢闯、务实干”的有关精神,组织开展了全省村庄规划专项工作调研,拟按照分步编制、分步报批的要求和“先管住、再管好”的思路,采取镇村联编、多村联编等方式,大幅压缩规划编制成本,强化技术力量整合和统筹,并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则,将抽象表达的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转换为图示化表达的“一图一表一说明”管控图则,将限制性管控和引导性建设区域在影像上落斑落图,突出实用好用,确保村民好参与、村委好管理、实施好监督。

夏清波坦言,今年底,我省“一图一表一说明”管控图则将全部实现挂图上墙。通过这样一系列举措,相信可以较好地解决村庄规划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这种做法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家,将为全省推动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自然资源系统应有的贡献。

【相关链接】

村里来了规划师① | 高坡来了个“花房姑娘”

村里来了规划师② | 二十八道拐里的“山水诗”

村里来了规划师③ | 老屋基里的“桃花源”

村里来了规划师④|刀靶上划出“三道景”

村里来了规划师⑤|绿色时评:小乡村大蓝图

村里来了规划师⑥ | 夫妻树下的“畅想曲”

村里来了规划师⑦|红色基因长出“三条路”

村里来了规划师⑧|记者手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村里来了规划师⑨|没想到书生气的他更“接地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编辑 王剑

二审 尚宇杰

三审 干江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