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高颜值”的文明城市

应该有

干净的街道、完善的绿化


【资料图】

井然的秩序、暖心的市民

……

还有一群可爱的城市“大管家”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郓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经济开发区内早夜市进行规范整治,便利群众生活,净化城市环境。

随着经济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率的逐年提升,开发区西侧区域出现多处摊贩聚集,尤其是原220国道东段、新月路、开拓路、工业五路4处的占道经营现象尤为严重,有不少群众通过12319城管热线投诉。接问题反馈后,市容五中队着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整治。

220国道东段位于城乡结合部,原本较为偏僻,但由于大福源购物广场、宋河金街等商业区的兴起,人流量明显增大,吸引了周边闲散劳动力前来摆摊设点,逐渐形成了规模性的早夜市,且集中在与临城路交叉口附近占据主干道,妨碍机动车辆正常通行。为积极支持“地摊经济”,执法中队多次与商贩协调沟通,确定将摊点规范至临城路以西的路沿石以上,该区域面积宽阔,便于经营且不会对道路通行造成不利影响。

▲规范并协助摊贩挪移位置

▲规范后

▲与夜市摊主沟通

▲劝离晚间摊贩

▲夜间值守

新月路坐落有第二实验小学、大地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因人流主要在早晚时段集中,商贩聚集而成早市。虽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部分家长购买时令果蔬等生活用品,但经营产生的噪声、随意丢弃的垃圾已严重影响整洁安宁的校园周边环境,更有商贩借机售卖“垃圾食品”,学校和众多家长多次要求予以取缔,同时经常引发的交通堵塞,来往群众也多有怨言。执法中队积极应对,加强值守,择机延长工作时间,合理疏导规劝流动商贩。

▲开展早晚市规劝行动

▲疏导后的街面

在开发区,无内部食堂的企业员工解决午餐需驱车数公里,一批以经营快餐为主的流动小吃车便在开拓路应运而生。为满足上班族的基本需求,执法中队没有采取围追堵截、一律禁止的做法,而是在经营者安装油烟净化器,自备垃圾桶、地毡等工具确保摊点周边干净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其在规定区域内限时经营。

▲治理前

▲治理中

▲治理后

工业五路苏庄桥路段因是县城与张营、黄泥冈镇的分叉点,故人流众多,一些卖鱼、卖衣服的商贩往往傍晚时段在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应当予以禁止。执法人员坚持“宣传教育为主、执法处罚为辅”的原则,逐人逐摊进行说服教育,告知其占道设摊的风险隐患,劝其撤离,并帮助年老体弱的摊主撤离危险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理,该路段已恢复畅通局面。

▲治理前

▲治理中

▲治理后

在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中,郓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执法态度,进一步突出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回应好广大市民的合理诉求,破解商贩违规经营难题,管理与服务双轨并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来源:郓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