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蝉鸣鸟啼。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处幽静的民宿,住上一两晚,体会城市生活少有的轻松与惬意。或躺在舒适的躺椅上,仰望满天星斗;或在凉风吹拂下,用心感受“森呼吸”;或伴着美丽的自然风光,饱餐一顿可口的农家佳肴……
随着轻旅游、微度假的不断升温,这样的诗和远方受到越来越多都市男女的喜爱。近年来,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起休闲业态,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特色民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越来越受市民青睐
“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山河乡野,听鸟叫虫鸣阵阵,品农家特色美味,既找回了儿时的记忆,又放松了身心……我真是爱极了回归恬淡宁静乡村,住一住老屋民宿的旅游模式。”8月15日,趁着周末领着一家人泡温泉住民宿归来的韩莹开心地说。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乡村民宿满足了人们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期待,民宿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个暑假,地处黄河东岸、吕梁山南麓的永和县乾坤湾乡东征村是一年中人气最旺的季节,在仅几百人的小村庄里,时不时会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凭借“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的红色招牌,东征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建起102孔民宿窑洞。村民刘成生深有感触:“以前我们靠种地为生,现在把家里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开了民宿,不用出去打工就能挣到钱了。后来又将窑洞作为资产入股集体,按标准改造成乡村民宿,交村集体经营管理,我只管利润分红,太省心了。”
同样,在被誉为避暑胜地的“清凉陵川”,群峰峥嵘,清泉流响,一座座乡村民宿林立其间,宛如一幅山清水秀的“太行江南”画卷,引得不少游客逐“凉”而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王莽岭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万人次,游客规模和旅游收入均创近年新高。
27岁的勤泉村村民宰行行就是看到了乡村民宿的发展前景,便回乡办起了民宿。宰行行满脸笑容地说:“这两年旅游形势好,勤泉村的发展也好。加上政府重视康养产业建设,村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守家在地还能挣上钱,多好的事儿啊!”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勤泉,他还开起了直播,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起了自己的家乡。
热衷自驾游的晋中市民郭铭明曾在朋友圈这样描述:“心静了,方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晴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乡村民宿幽静的环境、贴心的服务,为游客心灵回归打开了新的窗口。”这大概是乡村民宿越来越受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政策利好
乡村民宿快速走红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体验当地独特风情的生活方式,入住特色民宿就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市场有需求,百姓有期盼,政策便会有支持。
今年4月,省文旅厅印发了《山西省乡村民宿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规划期末,全省乡村民宿规模达1000家,让乡村民宿经济成为山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规划》还提出,以重点景区、山川河谷、古村落、城市近郊、主干交通为重要选址因子,依据突出主题形象、集中功能单位、合理规划交通与视线、保护旅游环境等规划指引,重点培育城郊游憩型、交通廊道型、景区依托型、文化乡居型、生态康养型五大类型民宿。
同时,省财政厅会同省文旅厅,对创建全国甲级、乙级、丙级旅游民宿予以补贴奖励,加快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平顺县石城镇岳家村,便围绕“风情小镇、特色乡村”发展理念,依托独特的石板房建筑、古老的民风民俗和乡村自然景观,从设计理念上下功夫,在体验内容上大做文章,进行差异化发展,个性化打造。同时,该村投资380万元在悬崖边新建了一处高档民宿,着力体现“进门有特色,出门很精彩”的风格。该民宿一开张,就吸引了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来体验。
同样,在忻州古城的知忻俯民宿,负责人刘喆高兴地说,“暑假以来,很多外地游客带着孩子来古城旅游研学,房间基本上每天爆满,家庭房更是早早就在各大平台上被预订一空。”他特别感谢忻府区税务局开展的“税务+民宿联学共建”活动,“民宿管家”服务团队对其进行了手把手涉税辅导,让他受益良多。他表示,要用足用好政策,打造更具特色的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更优质舒心旅游体验。
“事实上,民宿个体户可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很多,大部分符合享受免征增值税、减半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优惠政策。民宿企业享受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并且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底,这对民宿行业发展都是利好消息。”朔州市税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李晋君介绍说。
蓝海商机
尚需多方协同发力
不难看出,山西民宿正在迅速发展。忻州的温泉疗养、古城文化、五台山自然宗教独具特色;临汾地区则以时尚、科技、村落为主打方向;以古堡文化为主线,加之全域旅游板块覆盖的晋城民宿与众不同。在展示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山西民宿搭配周边景色、联系当地文化、配合高端服务,呈现出乡村民宿独有的风韵。数据显示,目前,全省“三个人家”达到458家。其中,黄河人家191家、长城人家67家、太行人家2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宿旅游的发展中,热门景区本身的流量为民宿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景区+民宿”的组合搭配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民宿与景区在经济、文化和空间上的相辅相成,也为当地带去稳定持续的旅游收入。
临猗县庙上乡因枣而兴,因枣而名。位于庙上鲜枣特色小镇的枣林人家,是文军强依托当地特色专业镇建设的契机,打造的集游览、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近期刚刚入选“黄河人家”。文军强说:“客人多了开票需求也就大了,很多涉税问题也就来了。还好现在有税务部门的远程帮办,能及时对我们进行财税培训和辅导。”
当然,民宿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主要靠房源;业态品质不高,无法满足用户体验;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陵川县耕读任家客栈负责人任冬贵表示,大多数乡村民宿属于个体工商户,抗压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疫情期间,客流量下滑比较明显,经营面临着窘境。得益于国家财税政策支持,才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周边的交通配套建设也至关重要。期待在重点旅游景区、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城乡旅游公交线路,提升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的吸引力。
当前正处于旅游旺季,民宿业持续火爆,希望民宿行业珍惜机遇、加强自律,不断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突出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方向,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入住体验,持续推动行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任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