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三号大叔,加★星标★

1


(相关资料图)

听到了一个很唏嘘的故事:

一个即将高考的孩子,因为精神崩溃被送进了医院。

这是他的第四次高考了。

第一次高考的时候,他被班主任视作靠清北的苗子,他父母都是清北出身,对他寄予厚望,他就是背着这么多期待上了考场,结果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他考试失利。

分数出来后,他成绩只够报考复旦。

对一般家庭来说,复旦也是极佳的选择了。

可是他的父母不肯放弃,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上清北,硬逼着他去复读。

第二次的成绩,还能上一个普通的985院校,第三次高考的时候,他只考上了一所双非院校。

第四次高考前夕,他得知自己昔日的同学已经开始找实习,准备工作了,而他还在为高考继续奋斗。一时间情绪根本控制不住,脑海里的弦直接断裂,整个人精神崩溃。

而他的父母还不理解,好好一个孩子,怎么突然就崩溃了?

高考是决定很多人命运的关键节点,不止是孩子把它视作一生之敌,连父母也都严阵以待。

孩子精神崩溃,难道错在父母不优秀?

其实不然。

自己学习不好的父母,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奋发图强,替自己完成当初没完成的梦想,或者是考上一个好学校,从此改写自己的命运;本身学习就很好的父母,则会有更大的压力,他们往往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竟然如此平凡。

2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

父母太优秀是什么体验?

里面有个匿名用户回答说:

自己是个成绩还过得去的高三学生,不算很拔尖但也还不错,偏偏有一对学霸父母。妈妈本科北大法律系毕业,从事证券行业,爸爸北大博士毕业,本科也毕业于法律学的顶尖学府。

有这样优秀的父母,除了让他和朋友聊天时多了一点自豪感之外,剩下的全是压力。

而大部分的压力,来自于父母的精英式教育。

在别人看来,学习只是考入好大学的工具,但是在他父母眼里,学习其实是一种爱好,这就在无形之中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考得好是父母的基因优秀,考得不好就是自己不努力。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佳的榜样,可是当这个榜样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的时候,榜样也就成了灾难。

如果是性格温顺的孩子,可能会逐渐接受自己的平凡,但也有些性格叛逆的孩子,会在一次次否定中逐渐逆反。

看过一个接受心理咨询的妈妈,教育孩子造成了她的焦虑。

一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说起了孩子的缺点,咨询师耐心地等她说完,直到她安静下来,才问她:

那你为什么对孩子要求这么多?

这位妈妈理所当然地回复:

我当然是为他好啊,他现在学习好了,以后就能考上好学校,找到好的工作养活自己,就不用过得那么辛苦。

诚然,这是每一个家长鸡娃的初衷,但除了这种思想以外,其实我们也有着一点不能为外人道的私心。

人都是有一点虚荣心的,父母也不例外。

从前他们比成绩,比工作,比婚姻,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就不可避免地成了被比较的物品。

很多父母都会介意,为什么我那么优秀,我的孩子却比不上我,难道是我教育太失败了吗?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失败,就拼命推着孩子往前走。

3

抖音上有个北大教授关于教育孩子的视频,引发了众多父母的共鸣。

他自己从小就是神童,一路顺风顺水考进北大,然后博士毕业在北大当博导,妻子也是北大校友。

这样优秀的两个人,生出的女儿却远不及父母聪明。

每次辅导女儿写作业,他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世界的参差。

他的孩子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孩样子,没有表现出像他一样超群的智商,也并没有蠢笨到怎么教也不懂,只是平凡得和其他小孩没什么两样。

事实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均值回归”:

这幅图的意思就在于,不管祖辈成就多高,智商多超群,孩子的最终趋势,都会向平均值靠拢。

也就说,即使你和你的父母都是天才,你的孩子,大概率也只会是一个普通人。

基因其实是一张彩票,刮出来的结果往往并不取决于你我。

不对孩子苛求太多,其实是父母必修的课题。

看到过朋友教育孩子的场景:

她是海归学霸,可是孩子连小学数学都学不好,她却一点都不生气。她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不急不躁,似乎完全没有脾气,我好奇地问过她为什么。

当时她的回答是:

她的人生是为她自己而活的,不是为我,我并不强求她一定要活成什么样子。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你抱着他,只希望他这一生能够平安喜乐就好。

是后来的日子让我们变得贪心,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们成功,也渐渐忘记了最初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快乐。我们给孩子施加了太多期待,当这些期待无法被达成时,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总有人要做那个在路边鼓掌的人。

只要孩子善良快乐,就已经是成功的教育了。

点个在看,学会淡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