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个千吨“龙门吊”主体结构从太重重件码头发运。
工人正在太重重件码头进行罐体装船作业。
图为蓝天之下、碧海之畔的太重重件码头。
(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为解决内陆重大件设备运输瓶颈,提高自身重型装备出海能力,太重集团依托天津地理优势建设了“前港后厂”模式的重型装备总装基地和出海口岸,这样的产业布局也成为太重滨海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一方面,企业以物流需求为切入点,与省内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上企业协同联动,搭建制造服务共享平台,提供一般公共港口服务;另一方面,为省内超大(重)型装备加工、合拢拼接、整机滚装发运等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为省内装备制造产业赋能,助力我省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海风劲健,海浪翻滚。4月4日,在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重件码头4#泊位,5000吨的甲板运输驳船“海润9”装载着1000吨油田WHP平台和导管架缓缓驶离码头。建造拼装、吊装装载、整体滚装,从源头生产到海上运输,全过程展现了太重滨海重件码头“前港后厂”的强大区位优势,这成为太重集团“制造+物流”模式的又一成功案例。
深化改革 转变思路
——太重重件码头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新气象
3月24日20时许,在太重重件码头,现场作业机械正在把重达330余吨的钢腿直段缓缓抬向港口货船,准备启航。此次发货出港,标志着我省首个1000吨门式起重机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并装船。
“2022年吞吐量同比上年增加224%,其中外贸增加306%,重大件增加88%,内贸增加351%;同年船舶条数同比上年增加26%,其中外贸增加133%,重大件减少12%,内贸增加160%,非作业增加150%。”这组数据,来自太重滨海公司港务中心内设机构负责人刘涛涛的笔记本,显现出太重重件码头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太重重件码头于2015年建成通航运营,位于天津港大沽港口第二港池西侧及南侧位置,岸线呈“L”形,占用岸线长度918米,布置有4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1万吨级重件泊位。码头自北向南布置3条出运通道,依次为1.5万吨、3万吨、3千吨。这个码头拥有京津冀地区承载力最大的3万吨重件出运通道以及设计最大起重能力达1400吨的重大件泊位。
自2020年起,太重集团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谋划滨海基地的战略发展,重塑班子成员,全面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创新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持续向好。2022年通过战略合作开辟新航线、提高外贸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等举措,码头规模效益双增长,实现开港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码头是一种连接,它跨越省市,跨越国家、大洋,连通着无数个市场,对接着全球贸易。2022年4天连续发运3条重大件设备船,2023年夜航试航圆满成功……太重重件码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太重滨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维介绍说。
勇担使命 用活政策
——“双链主”企业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综保区是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监管区域。天津市现有综保区4个,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就是其中之一,太重滨海公司目前整体已被纳入天津临港综保区一期规划。”
谷雨时节,春雨绵绵。走进太重滨海公司港务中心办公楼,一张天津临港综保区规划用地布局图映入眼帘。根据规划图可见,保税区规划575万平方米,岸线总长6公里,其中一期开发322万平方米。太重滨海公司港务中心组长郭伟朋正在向来访者介绍这个项目。
太重重件码头是太重集团的出海口,从这个意义上看,纳入综保区意义重大,届时,太重滨海公司将可以享受区内开展保税研发业务免予提交许可证书、进口消耗性材料根据实际研发耗用核销、保税研发不按照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执行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同时,企业可开展保税维修、保税加工等高附加值业务,衍生大宗商品交易服务、融资租赁、担保授信等港口金融服务。
太重集团作为我省唯一的“双链主”企业,依托太重滨海公司制造服务共享平台,积极承担“链主”责任和使命,将政策红利惠及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会对该产业链高端化、国际化发展起到一定带动作用。获批之后,企业承揽的业务类型会激增,业务附加值也将更上一层楼。“我们将按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把码头打造成太重、甚至山西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全省转型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张维对码头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用足、用好、用活优惠政策,是发展良机,同时也考量着企业智慧。太重集团正积极落实我省向海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码头绿色码头的目标,计划到“十四五”末,分阶段新增投资,实施提质增效扩量技术改造项目。预计到今年年末,企业推动建设集装箱配套堆场并增设门座起重机,码头年吞吐量会实现大幅提升,为公司积极发挥“双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挖潜优势 完善能力
——太重滨海公司出海口作用日益凸显
3月18日,万吨货轮“杨浦”号,载着太重集团出口海外的起重机设备缓缓驶离泊位,朝着用户现场扬帆远航。这标志着太重重件码头“一站式港口服务”首航成功,码头正式开启全程物流服务新模式。
这次启动的“一站式港口服务”承接的是向海外出口起重机成套设备的全程物流跟踪服务。码头针对货物件数多、包装复杂等情况,积极组织船代、码头船长、装卸方和理货单位召开作业分析会,制定详细作业方案,仅用3天就成功完成全船作业。这意味着太重重件码头具备了能够单独完成用户的货物出口、发运需求中涉及的所有装运环节的能力。
码头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太重集团逐步挖潜自身优势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集团将充分利用码头堆场建设保税物流仓库、山西省物流仓储中心,依托港口与铁路实现海铁联运,更好地提供货物装卸、保税加工、检验通关、代理征税、集拼箱等一站式服务,为跨境电商、木材加工等业务提供硬件支撑,将件杂货码头升级为集装箱码头或多用途码头,借助区位优势和岸线资源,为省内企业进出口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一站式”服务,打造山西“出海口岸”。
既有“滨海之名”,亦有“亲海之实”,太重重件码头使太重滨海公司发挥的出海口作用日益凸显。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码头绿色码头战略目标,到“十四五”末,太重滨海公司计划加大投资力度,对码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动专业化整合重组,不断提升码头运营管理能力,拓展高附加值业务,推动码头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转型升级,实现码头规模效益双增长。未来,码头将继续完善自身能力,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伫立在“津海晋门”新通道的最远端,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及山西省向海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杜鹃 本报通讯员王培培
本栏图片:本报记者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