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也是美景,绿色最让人兴奋。6月14日上午,竹丝茄种植户和四川满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次交易会上,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的农户们干劲十足,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当天的交易会共有5家农户参与,现场收购竹丝茄1220斤。


(相关资料图)

优品种建基地 夯实首个地标农产品保护之基

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7年12月,“煎茶竹丝茄”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产品,这也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首个国家地标农产品。

煎茶竹丝茄是一种可以生吃的茄子,它口感香甜、肉质细嫩、入口化渣,无论是蒸、煮、炒、煎、炸,都能展现出不同的美味。煎茶竹丝茄作为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特色优势农产品,目前种植面积超3000余亩,在当地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竹丝茄因其优越的种植环境、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独特的香甜口感而备受欢迎。清代曾作为贡品选送宫廷,享有“煎茶竹丝茄,宫廷御用菜”的美誉。

2019年以来,“煎茶竹丝茄”品牌先后参加“天府LIFE生活展”“2020成都美好生活展”等各类大型农产品展览;2020年5月纳入天府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鹿溪荟”首个联动产品、2020年6月荣获2020成都首届一镇一品传媒大奖“特色农产优品”、2020年9月荣获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最优产业示范基地”……如今,煎茶竹丝茄在川渝等地的蔬菜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深受消费者青睐。

做优产销联动 助力竹丝茄地标品牌“出圈”

“从长远看,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是打造一批‘爆品’即可。要考虑让产业链延伸、融合,打通从种植到销售的产业链,从而衍生发展更多配套产业。”据煎茶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煎茶街道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连接到市场,并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地标产品”的一体化生产、产销模式,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益,将地标产品作为宣传的核心,增强竹丝茄的知名度。

在统一种植计划方面,由竹丝茄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竹丝茄产业的“五统一”,即统一育苗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施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商标销售。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竹丝茄示范基地建设,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通过协会带基地、专合社连农户的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产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该街道通过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亲农民、爱农村的农村工作队伍,建立起党员、会员带小户、带散户、困难户的帮扶联户制度。通过“学会一门实用技术、领办一个示范基地、扶持一批群众、带动一方发展的‘四个一’活动”,发挥党员、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培养科技致富示范户、种植能手,带动许多农户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创新发展模式 助力“菜篮子”供给保障

为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做大做强竹丝茄种植产业,煎茶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引进满彭菜场作为竹丝茄销售主体,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抱团发展模式。今年5月底,合作社与四川满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举行“煎茶竹丝茄”采购签约仪式,以定价销售模式助推竹丝茄“走出去”,带动农户创收增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擦亮国家地标品牌。

种植竹丝茄对于生活的改变,沿溪村农户苏其文深有感触,“我种植竹丝茄已有20多年了,现在合作社与满彭签约了采购,我们农户就不愁销路了,目前家里种植有6余亩竹丝茄,一年能收入4万余元。”

煎茶竹丝茄产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煎茶竹丝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他们积极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乡村产业的全面发展。这种紧密的“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下一步,煎茶街道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建设高标准竹丝茄绿色示范基地,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发展。(杨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