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商议A股定增的股东会延迟召开之时,万科的投资者们先等来了H股配股消息。
3月2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配售代理就配售3亿股新H股订立配售协议,配售价为每股H股13.05港元。
【资料图】
假设配售股份全数配售,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39.15亿港元,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预计约为39.03亿港元。
从去年年底大股东深铁提请授权以来,万科每一次股权融资细节披露都会引发投资者热议。
有人说这是一场算法复杂的暗战。但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会是少数赢家。
沸腾的声浪
“2023年3月2日,中国房地产公司再也没有管理层红利的说法,史称韭亮之变。”这是摘自雪球万科企业板块的一则留言。
受配股消息影响,3月2日,港股万科企业低开,一度跌超5%,截至收盘报13.22港元,跌幅4.89%,成交量8256.4万股,成交额近11亿港元。
配股本身已是大势所趋,市场争议点之一,是万科低位配股的时间选择。
目前万科每股净资产22.92港元,上一个交易日报收13.9港元,已属破净,而配股价则在此基础上再行折让约6.12%。
虽然,明确规定“股票发行价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的1994年《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已废止,后续国有产权交易未再受此限制。但实践中,国有控股公司在决定是否H股IPO或增发时,仍会以发行价是否低于每股净资产作为参考。
或许在严格意义上,万科是属于具有国资背景的股份制企业,而至少从万科目前所面临的舆论声浪来看,这个惯例在部分投资者观念中没有被打破。
配股融资本身会摊薄该股股票的每股资产净值,也就意味着摊薄原持份者的权益,而越是低位配股,对高位入场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也越明显。
和今天早上还稍显错愕的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的嗅觉往往更为灵敏。
比如观点新媒体就了解到,2月16日,万科企业就遭GIC rivate imited在场内以每股均价14.6港元减持147.93万股,涉资约2160.4万港元。次日,小摩紧随其后减持1739.97万股,每股作价14.43港元,总金额约为2.51亿港元。
1月12日,瑞银维持万科企业“沽售”评级,目标价12港元,称投资者对其旗下物流和长租公寓业务感兴趣。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以新发股份形式进行配售,以及可以做空的公司,基本上如果开盘高于配售价格,获得配售机构(尤其是对冲基金)都是有卖空平仓的冲动。这样去获得5个交易日内的3-5%左右的确定性套利收益,还是挺不错的。但对于股价来说,压力就大了。
“市场反弹,交易量活跃的时候做增发配股,对公司和承销商来说,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万科企业也是如此。承销商赚到承销费,对冲基金可以锁定确定性收益,空头可以借机平仓,公司也融到资。不过承压的肯定是股民朋友了。”该分析人士如是调侃分析。
不过针对市场各种声浪,有行业人士指出,万科H股此次配股也有其双重上市地位带来的被动动因,因为港交所规定H股流通股不能低于总股本的15%,万科H此前才占总流通股的16.4%,已在警戒线附近。
结合万科A拟增发150亿元的计划,港股如果不增发就会有因流通股比例不足,面临被港交所停牌风险。
境外债务论
万科在公告中提到,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的60%资金用于偿还公司的境外债务性融资。
这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一场虚惊。2月24日,债圈传出万科疑似债务爆雷,有两笔债务2月25日已经到付息日期,但是当时还未见资金到账消息。
这两笔债,分别是一笔海外债“万科香港FRNN20230525”,以及一笔境内的债券“22万科MTN003”。
不过,按照债券市场的常规标准,在节假日到期的债券,可以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付息。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使已经过了25日还没付息,万科只需要在周一把票息付了,就还不算是违约。
后续有消息称,系万科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钱没汇出。
经历了前两年出险房企的爆雷风波,如今不少地产人已是谈“美元债”色变,但其实万科在境外债务的管理上仍较为严格。
目前,万科的美元债一共有9只。万科去年12月23日发布的2022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披露,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其待偿还境外债45.74亿美元及19.55亿元人民币,待偿还境内债券484.37亿元人民币。
2022年中期业绩会上,万科财务负责人韩慧华指出,自2021年12月份到2022上半年为止,万科已完成了境外280亿人民币再融资的工作。
她指,万科对境外债务一直都有持续滚动的还款安排,通常会提前最少一年到18个月做相应的资金铺排和规划。
从万科A 2022三季报的现金流结构来看,期初现金1407.08亿元,经营活动净流出41.76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111.54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出104.64亿元,累计净流出249.03亿元,期末现金1158.05亿元。
万科此时H股募资还谈不上“救急”,更多还是以股权融资替换债券融资,逐渐修复资产负债表。
去年底郁亮对此以泡茶为喻:股债于其而言,就像茶和水,茶多了就要加水,水多了就要加茶。
此次H股配股公告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明确募集资金将不会用于境内新增住宅开发项目。之前万科A公布的150亿元定增方案,则是将募资款项用于旗下1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H股到A股,都精准避开了境内新增项目。
据万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肖在股东会上透露的数据,去年1-11月份,万科一共拿了33个项目,总地价700亿元,权益部分为408亿元。而2021年全年,万科获取新项目148个,权益地价总额约1401.5亿元。
诚然市场复苏总需要一些积极信号,但当曾喊出“活下去”口号的万科开始配股储粮,这也是题中之义。
大股东保持平静
关于万科配股,舆论场里散户声浪最大,机构投资者则提前观望,而漩涡中心,有核心利益的大股东深铁,却保持着平静。
万科公告提到,在H股配售会确保承配人及相关配售股份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并非(也不会因配售成为)公司关连人士。预计并无任何承配人于紧随配售完成后将成为公司主要股东。
配售股份分别占万科现有已发行H股及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5.74%及2.58%;占配售股份后已发行H股及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3.60%及2.51%。
于配售协议日期,大股东深铁持有万科股份32.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7.88%,于交割日摊薄至27.18%;其他H股公众股东从占16.39%摊薄至15.98%,其他A股公众股东从55.73%摊薄至54.33%。
相比起H股配售,围绕A股定增的猜想更多。
2022年12月1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提请股东大会给予董事会发行公司股份之一般性授权,配发新股数量不得超过A股/H股数量的20%。本次“发行股份的一般性授权”由深铁集团以临时提案方式提出。
当月16日,万科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的总经理兼万科非执董黄力平现身,并表示,“暂时的股价波动不会影响深圳地铁对万科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
至于深铁是否会成为万科A后续股份发行的认购方,他未置可否。
今年2月12日,万科发布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称,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对象开展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发行数量将不超过11亿股,占目前总股本的9.46%。
万科股权结构分散,根据2020年起实施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不是控股股东的第一大股东还不能被提前敲定为发行对象。
对于在这场需要复杂计算的定增中如何平衡股东利益,较为粗略的方法是预设几种极端模型。
由于每股净资产=净资产/股本总数=(原每股净资产x原股本+定增价格x增发股本)/(原股本+增发股本),首先假设,万科按照每股净资产价格定增,大股东接近不赚不亏。
另外,假设大股东150亿元揽下11亿新股,结合万科预案,计划定增的发行价格近似于13.64元/股,大股东通过定增赚63亿元。
而第三种假设是,大股东完全无缘定增,定增以每股13.64元破净进行,则每股净资产缩水后大股东亏了24亿元。
或许,这三种极端假设的概率几乎都皆不可行。
而与股份权益挂钩的还有分红。此前万科公布了未来三年(2023-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在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计划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30%。
早在2016年,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林茂德在发改委组织召开的活动中就发言表示,深铁参与万科重组的考虑之一是“每年获得20亿分红。”
至于过往万科股权讨论最多的控股地位问题,本次市场声浪中反而议论得最少,大部分声音认为,就目前披露的发行规模来看,深铁既不至于借此实现控股,也不存在失去单一最大股东地位的隐忧。
2月20日,万科董事会再度收到深铁发函,提请将《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并授权董事会及/或其授权人士相关事项的议案》作为临时提案提交至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为符合境内外相关规定,万科决定将上述股东大会由原定3月3日(星期五)延期至3月8日(星期三)。届时,相关安排将更加明晰。
H股配售,或许只是一道前菜,停杯投箸者思虑更深。
原报道 | 用事实说话,用客观、深入的态度记录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