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平素体健,乳腺癌,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保乳术。

提前看过患者的张医生,看到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手术并没有太在意。虽然是春节期间,但毕竟这个手术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活儿。


【资料图】

然而,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大的手术却令他崩溃。甚至可以说,几乎就让他晚节不保。因为,就是这样一个年轻患者,而且身体还不错,而且又不是什么复杂大手术,居然出现了苏醒延迟!

苏醒延迟,即全麻患者未在预期的时间醒来。而这个时间,一般认为是半个小时。

也就是说,手术结束的时候,麻醉也同时结束,从这个时间开始计算,半个小时不醒就是苏醒延迟。

这个患者,足足醒了50分钟!并且苏醒之后状态也没那么好,眼皮很沉。

担心患者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又在手术间里观察了20分钟才离开。

其实,张医生后来用的药物都是短效药,基本没有延迟性呼吸抑制的可能,但那时他已经乱了。

是啊,麻醉医生就怕出现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想法就特别多。有可能的、没有可能的,都会被列为嫌疑对象。

为什么乱?其实,多多少少与自尊心有很大关系。一个高年资医生了,麻醉却不醒,这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在外人看来,麻醉好不好,基本衡量标准就两个:能不能醒和疼不疼。

外科手术做得好不好,基本上就看刀口。于是乎,外科就特别在乎刀口。

这个患者,问题就出现在刀口上。也不知道是他们主任给他的压力大,还是以前出过事。这个刀口缝得呀,令全场崩溃:麻醉张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护士长都来眼巴巴看着他表演。

可是,这位大哥却依然巍然不动,一如既往的按照一个节奏缝。而他的节奏很难让人接受:缝了又拆、拆了又缝,时间哗哗流,却不见刀口向前走。

那种心情,很少有人能体会。当看到他缝好一针后,大家都非常激动,同时又非常担心,因为怕他拆了。

乳腺癌这个手术,刀口又特别长,大家看着漫长的刀口十分揪心。

由于缝皮的时候需要用针尖翻一下皮缘,那动作基本就和小鸡叨米一样,他的每一针下去都虚实难辨,大家实在无法判断他什么时候能缝下去这一针。

终于缝完了,大家也松了一口气。不知不觉间,张医生已经为患者加了两次药。

这两次药,基本就是患者苏醒延迟的主要原因:理论上缝皮的时候疼痛刺激很小,一般都会减小药物剂量。但是,患者又很年轻,还不敢把麻醉控制太浅。

这种微妙的控制,如果是短时间还行。长时间维持,很容易出问题。于是,张医生只能再一次将患者的麻醉控制在稍稍深的状态。

如此反复的用药,严重打乱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可以说,高手也很难准确把握其中的发展。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的手术,一般不敢给肌松剂,这就导致可能会出现以“深麻醉”代替“肌松”的效应。

手术结束之后,大家本就被他折磨得几乎无法忍受的心情可能在心理上也给了张医生很大压力。

可以说,这例苏醒延迟是多因素作用结果。而根源,就是这个漫长的缝皮。

面对这种情况,麻醉科一般都坦然面对了。可以说,无论大小手术,年轻医生来收官是常态。毕竟,培养年轻医生都得经历这个过程。

我们只想说一句:允许培养年轻医生,但是也得考察一下悟性。实在难以提起来的,对大家都是折磨,对年轻医生本身也是一种折磨。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