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视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发现罕见动物时往往会第一时间拍照并上传朋友圈。然而,近距离接触这些动物可能会带来风险


(资料图)

近日在陕西,人群在玩水降温,突然发现一条黑色的娃娃鱼趴在河道上,体长约1米多,瞬间吸引很多人,这个时候有些胆大的游客竟直接捉它上来,放在岸上的水泥道上,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靠近过来围观拍照。

这个过程中,看到有游客直接上手摸,还让小孩也直接摸,认为是记录有意义的一刻,他们忘记了野生的娃娃鱼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拍摄视频者说,最后他们也将这条娃娃鱼放生了,可在放生过程中,可能怕被咬,下手也不分轻重,有好几次是将娃娃鱼摔在石头上,这很容易造成娃娃鱼受伤,娃娃鱼受伤后,在野外很容易感染病菌,不利于其生存,甚至不小心造成娃娃鱼死亡,那就是犯法行为。

野生的大鲵在2021年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所以捕杀娃娃鱼是违法行为,根据娃娃鱼的珍贵、濒危程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可能受到不同的惩罚,可能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等。

娃娃鱼会咬人吗?

看着人们轻易捉住娃娃鱼,娃娃鱼毫没有反击能力,这是因为娃娃鱼行动比较缓慢,但它们也有又尖又密的牙齿,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所以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它们也能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现在娃娃鱼已经可以人工繁殖,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很多,也有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但娃娃鱼毕竟属于肉食性两栖动物,具备一定的攻击性,防止咬伤自己或他人

例如在2021年6月,在四川乐山,就有一位小男孩用手捉娃娃鱼时,被娃娃鱼咬住右手大拇指,后被消防人员用工具分离,小男孩的手指也出现红肿等情况。还有在2017年5月,一名陕西男子也被娃娃鱼咬住了食指,最后导致手指出现坏死

娃娃鱼咬合力一般只能咬断质地较软的物品,人的手指相对较硬,娃娃鱼要咬断的可能性不大,但娃娃鱼的口腔中可能会携带细菌,被咬伤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可能是感染了,需及时治疗。

大鲵是水质环境的指向标

大鲵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这种活化石动物源于3.6亿年前的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两栖类动物,比恐龙种群还要早上一亿多,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可由于其对水质的高要求和迁徙能力的弱势,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大鲵原有的栖息地就会遭到破坏,往往威胁着大鲵种群的生存,因此,保护大鲵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种群的恢复以及资源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鲵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顶端位置,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大鲵出现时,便意味着该区域天然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为大鲵提供了合适的生存场所。因此,大鲵的保护不仅仅关乎其种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生物链的平衡。

作为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大鲵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它也被列入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禁止捕猎伤害。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大鲵的种群和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大自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