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实习生 曾澜 李祉陈 李辰旭)盛夏三伏天,长沙的主旋律只有“热”。在室外超35℃的环境下,穿着薄薄的衬衫、短袖,不到10分钟都已汗流浃背。而有一个地方不同寻常,在这里就算是“全副武装”还是冷。

8月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冷链物流中心,跟随冷库管理员体验“冰冻”的一天。


(资料图)

室外短袖扛不住,室内棉服扛不住

8月5日14时许,室外实时温度已超35℃。闷热蒸煮的地气加上太阳炙烤的火气,每在室外多待一秒都是一种折磨。来到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冷链物流中心,记者发现库内外两种季节,库外工作人员是汗流浃背,而库内他们竟然还要多加几件棉服抗冻。

“外面热不热?”冷库管理员施强看见记者的到来调侃道,“里面可是有零下20℃,你跟我进去体验一下冷库的冰火两重天。”

记者换上厚厚的军大衣、棉护膝,随着冷库门缓缓打开,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走进里面,厚厚的冰块堆砌在地上、角落里、门沿上。

“你们可能以为里面很好玩,但是待不了多久,你会扛不住的……”施强指着记者身上的棉服说,“这是智能化恒温库房,头顶的冷风机经常会打开。一件普通的棉服肯定是不够的,外面至少还要套一件军大衣……”

来到库内仓储区,堆积成山的货物码在眼前,有冷冻食品、生鲜水果等等。“我到冷链物流中心一年多了,这里冷冻的食品每一件都要经我们检查后才能出库。”施强指着眼前的货物向记者说道。

零下20℃,“凉爽”成了他们最大的挑战

“我以前也没有过在零下20℃的环境下工作过,但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这里已经三年了。”在红星冷链物流中心工作的饶珍梅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的,温度低的话,湿气就比较重。慢慢习惯这个低温环境,做好保暖就会好一些,我们也会发低温费。”

十几分钟的新鲜感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刺骨的寒冷。记者头发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晶、耳朵被冻得通红,开始出现呼吸不顺畅,脚慢慢变得僵硬,说话打颤等情况。 “冷库工人不容易。”

当记者刚走出冷库,一股热浪“呼”的一下就冲了过来,给人一种奇妙的空间穿越感。

在炎热之下,室内外温差将近60℃,工人们每天需要将自己在两个天差地别的空间来回切换,背后的辛苦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出库一身汗,进库一身冰”这句话也许最好诠释他们的工作,“凉爽”也成了他们最大的挑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