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 郭慧

“10年了,我们终于拿到了满意的结果!”近日,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老油榨头片区9个组山权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村民代表拿着签好的协议书,互相笑着离开社区调解室。


(资料图)

过去的数年间,老油榨头片区山林权属这一矛盾纠纷就经历了多次诉讼、接连群访,仍协商无果。直至今年,社区调委会通过深入走访,多次咨询,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化解思路与山权社区托管、收益共同分配的处置办法,实现了矛盾化解和经济收益双赢。

作为有着并村历史的“新社区”,油榨头社区设立之初存在着矛盾纠纷多、“讲蛮不讲理”、“信访不信法”等问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从2021年起,当地着力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让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理念落地生根。

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油榨头社区有条准则——等群众反映问题不如主动去排查问题,群众诉求应当放在首要位置。如今,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常常奔波忙碌在乡间田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群众的“知心人”。

从继承到传承:人人都是调解员,村村都是和谐村

沿着永州大道一路南行,来到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油榨头社区。朵朵荷花在一片碧绿中徐徐绽放,随风摇曳,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渗透着浓浓的乡风气息。900米开外,便坐落着一座四合院落——李达故居。

在这片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者李达“为民请命”的见证地,为民情怀已深深融入血脉。

2021年,杨成担任油榨头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后,一直致力于纠纷调解工作,居民们总爱拉着他唠家常,诉心事。

而在油榨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之初,调解室外通常是沸反盈天,调解室内也常有剑拔弩张之势。杨成逐渐发现,大多数被“请”来调解的村民并不愿意听调解员讲理,“当领导的肯定不会真的管这些事,多半是劝大家息事宁人,免得闹出‘动静’。”

“面对面、心连心,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才能做好群众工作,融洽干群关系。我们身在伟人故里,更要坚守为民初心。”杨成感叹,在一次参加“导师帮带”集中培训时,一筹莫展的他将老党员干部在会上说的这句话铭记于心。

此后,杨成索性将皮鞋一丢,换成了老布鞋,挨家挨户“唠嗑”。每每看见树下纳凉闲聊的村民,他总要兴冲冲赶过去,加入其中。村民发现他能为他们大大小小的烦心事给出合理建议,需要帮忙时也总是拉上几个党员干部参与其中。久而久之,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便成为了村民的“树洞”。

“咱们做子女的对父母,于法要尽义务,于情要尽孝道。生活再苦再累,也总有办法,大家一起帮你们商量解决!”日前,北中心组村民胡振坤卧病在家无人照顾,其膝下二子皆以在外务工为由拒绝赡养老人。胡振坤的兄长承担看护责任后感到力不从心,有苦难言,与两名侄儿起了冲突。杨成得知此事后召集其亲属一同做其子的思想工作。经过多番劝说,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现在大家一有什么事,首先会想到找杨书记。很多时候邻里之间闹了点矛盾,相熟的亲友都愿意主动从中调和。”村民纷纷表示,在油榨头社区,人人都调解,村村都和谐。

今年年初,岚角山街道油榨头社区再一次举行“导师帮带”仪式,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唐玉保带领新一届社区“两委”干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上,杨成也将做好群众工作的“秘诀”讲给了年轻干部听。

从业余到专业:建设“给力”队伍,提高调解质效

“家和才能万事兴,一家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和和气气能解决的事,何必大动干戈呢?”日前,新村组刘某某、周某二人于深夜爆发冲突,油榨头社区婚恋家庭纠纷调委会成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协调之下,三方当场达成口头协议,至今未再起纷争。

为加强家庭婚恋矛盾排查,油榨头社区从设立婚调室、制定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工作方案、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台账、成立家庭排查化解行动工作小组和婚恋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等方面入手,提升矛调能力。

走进社区调解室,调解工作原则、调解流程图、当事人权利义务说明表等一一挂在墙上。

“现在是哪里有矛盾,我们的调解员就在哪。调解员跟着矛盾走,尽量为村民提供方便。”油榨头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社区以原有社区干部、新乡贤调解员为基础,积极吸纳政法“五老”和好邻居进入调解队伍,打造了一支11人的调解队伍。同时,吸收法律专业人员参与调解,组建流动调解队伍,分散在22个居民小组,形成反馈迅速、调解及时、化解有力的调解新格局。

一天夜里,社区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调委会尽快处理一、二组土地纠纷事宜。调委会多次前往市国土局,调出了原始土地图斑和历年土地变化图斑,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区法律顾问参与调解指导。并安排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标注名字、丘名,进行比对。

“经过确认,有争议的5.31亩土地里,二组约占3.41亩,一组约占1.9亩,大家有没有争议?”调解员唐国忠将大量佐证材料进行传阅,得到大多数组员的认可,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021年以来,社区调委会每年参加区司法局和街道组织的业务培训2次以上,组织调解员观摩人民法庭诉前调解,旁听法庭庭审。”岚角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晓晖表示,新老调解员也建立了“传帮带”机制。

从清零到溯源:事事处理在前端,件件化解在源头

“这么晚了,你们还在为了咱们老百姓奔波,我还能有什么意见,你们想在哪打井都可以!”

7月16日晚10时,一场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在油榨头社区高丘组的一片柑橘地里被悄然化解。原来,高丘组遭遇严重旱情,该村经过选址商议并征求家属同意后,预备在村民胡道明的柑橘地中打一口机井。到了打井这天,胡道明却表示不同意,双方因此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社区调委会通过微信得知此事,赶来劝说,打井才得以继续。

“线上,社区建立了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微信群,在线接受各类问题,并及时解答。线下,由调委会成员划分责任田,及时收集各类潜在矛盾风险点。”油榨头社区调委会成员介绍,调委会每月会同居委会召开联合会议,就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共商共议。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也会召开居民议事会,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同时,社区调委会积极建立多元联调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复杂情况,寻求岚角山街道人民法庭、司法所和调委会的指导帮助,综合运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等手段。

“杨书记,这是我们家刚摘下来的梨,甜着嘞,你们也尝尝。”7月末,油榨头社区大片梨树结果,垂挂在枝头。有居民特意挑来了满满两大桶,来到调解室外相赠,又匆匆离去。

“现在调解室变成我们调委会的会议室了,没以前那么‘热闹’,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啊,说明我们的工作让大家满意了!”杨成不禁感慨。

矛盾实现就地化解,不出村不上交,离不开社区调委会的努力,也离不开居民的支持与信任。近年来,油榨头社区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3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3件。截至目前,所有历史遗留矛盾和其他矛盾实现了清零。

湘江之畔,伟人故里。为民情怀还在厚植,“枫桥经验”持续播撒,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答卷亦在此被缓缓书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