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编辑,除了试驾活动出视频出稿件,我们其实还有一项“日常任务”要时常挂念:为身边要买车的朋友参考选择。5年前大家的备选多是本田丰田大众,国产品牌虽也偶有出现,但往往在最终决策层面被淘汰出局。然而时间一转来到现在,国产和合资品牌的身份在新能源战场一下发生了反转,不禁让我怀疑:合资品牌真的要完了么?


(资料图)

[ ·1· 跳水降价换销量]

以上的怀疑不仅仅来自于消费者决策层面,也来自于市场表现。虽然合资厂商新能源产品一直销量不温不火,但像大众ID. 3之前偶尔还能给出月销4,000余台的及格答卷。然而当一众国产厂商纷纷打出“油电同价”标语之后,合资品牌的处境便急转直下,2023年6月,大众ID. 3零售仅有1,800台左右。

面对这样的困境,大厂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降价这一黄金法则。虽然这招之前也常见,但大多来自于经销商给出的终端优惠,官方出面给出优惠或者调整指导售价的少之又少。然而现在的情景不允许他们多想,各家厂商纷纷亲自下场,直接化身直播电商,高呼给家人们带来福利。

本田宣布全新皓影e:HEV和e:PHEV售价,相较老款起售价分别下降近1万元和4.79万元,而其姊妹车型CR-V e:PHEV则是全系降价2万元。凯迪拉克对首款纯电SUV锐歌进行售价和权益调整:入门版官降6万元,起步价下探至38万元以内。上汽大众则拿出了7,000台ID. 3,降幅3.7万元,满足大家出行代步的需求。

以上只是合资车企降价的冰山一角,从大家着急送福利的样子不难看出,他们打心眼里认为再不放低身段,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

[ ·2· 研发新车?先合作过渡 ]

如果说销量是问题的表象,那研发,这本属于传统车企强项的课题,却成为了阻止大厂在新能源战役中大杀四方的障碍。

如果日常关注汽车新闻,最近奥迪的动向一定会吸引到你的目光。6 月 25日,大众汽车 CEO 奥博穆承认奥迪品牌产品线“落后于竞争对手”的事实,并且直言不讳:在电动车领域,奥迪在中国市场并没有竞争力。6月29日,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被免职,外界推测这与研发受阻导致市场表现不达预期脱不了干系。

奥迪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研发是马拉松,不是短跑,不可能根据领导的意愿一蹴而就。所以奥迪从加菲猫中汲取了思路:打不过就加入。7 月 20 日,上汽集团宣布和奥迪已达成共识,双方将通过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但奥迪自己的表态则更为直白:采用国产平台生产纯电车型。

先不说用别人的平台造自己的车这件事,奥迪能否从中拿到想要的自由度。即使奥迪能成功说服上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合作的新车在消费者眼中,也是“挂着奥迪标卖溢价的上汽”。消费者能对这样的车有多强的认可?看看丰田bZ3的惨状大概就有答案了。相信若不是自觉走投无路,奥迪不会走出如此一步棋。

[ ·3· 问题真有这么严重? ]

虽然从表象来看,合资品牌似乎有些黔驴技穷,不仅拿出了降价这种小把戏,甚至还意图借力国内厂商东风。但深究其动作之下的动机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现在这些传统大厂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但直接宣判死刑属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先来说说降价,虽然大幅降价被看作是提振销量的无奈之举,但目前降价的车型普遍都获得了销量的反弹。根据大众销售说法,高强度优惠下,7月来店内看ID. 3的客户直接成倍增长,订单更是指数增加。可以看出合资厂商的品牌号召力依旧存在,只要官方出场,将车辆的价格拉回市场正常水平,大家依旧愿意把合资品牌重新放回备选名单之中。同时通过这次大幅调价,也能让传统厂商重新审视自己车辆实力与售价的平衡。对于未来新车的定价想必也会更为合理,不会再出现“盲目自信”情况。

再来说说研发,在我看来奥迪与上汽的合作关系,远不止满足于造几个车过渡一下这么简单。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离不开对外资品牌的合作与借鉴,相信奥迪也会通过这次与上汽的合作来学习国内新势力造车理念,让国内先进科技与海外传统调校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同时,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全新PPE纯电平台也在进行之中,虽然软件研发受到阻碍,首车只能在2024年推出,但这正好给了奥迪改良的时间,合作配合研发,最终交出一台眼前一亮的答卷。

综合角度来看,无论是降价还是与国内厂商合作,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次对于市场与现实的妥协,但这都不是品牌认输的表现,而更像是猛兽正在准备的一次伏击。他们正在暗夜的树丛中,暗自蓄力,等待着正确的时机,开启又一次凶悍的狩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