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经沧桑的托巴罗大公国

托巴罗是唯一一座地处提利尔海西岸的主要城邦,这片狭长的沿海平原与埃斯塔利亚的干涸高原被阿巴斯科山脉所分隔,托巴罗大公国便坐落于此。这片海岸崎岖不平,尤其是南方还分布着杂乱的岩石岛礁。这些怪石间盘踞着被称为“塞壬”的类鸟生物,会吟唱醉心的歌谣来将粗心水手引诱到岛礁间撞得粉身碎骨。绝大部分的岛礁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据说一些与世隔绝的偏僻礁石间隐匿着海贼与强盗。


(资料图)

托巴罗曾经是一座精灵殖民地,其中心的巨大岩石上坐落着它的卫城。在山峰的平顶上,高耸的城墙拱卫着托巴罗大公的豪华宫殿与上城区,而下城区则被一道外围城墙所保护。

在历史上托巴罗曾数次被围困,多数时候是被埃斯塔利亚人,而最知名的一次发生在帝国历1448年。当阿拉比术士苏丹贾法尔挥师北上侵略埃斯塔利亚时,托巴罗便成为了提利尔乃至巴托尼亚侠义远征军前往埃斯塔利亚干涉局势的补给港口。为此贾法尔派出大军从海陆两个方向将托巴罗围得水泄不通,好在市民们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就在人们暗自庆幸时,武装到了牙齿的鼠潮从卫城的精灵陵园喷涌而出,这些不速之客绕过了托巴罗人城墙与防御工事,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绝望的人类不得不在街头巷尾保卫他们的家园。

托巴罗在那一天血流漂杵,大公梅尔德.马切利带领一小批幸存者杀出重围,驾驶战舰冲破了阿拉比人的海上封锁。到达对岸的雷玛斯后,马切利散尽家财纠集了一支庞大雇佣兵团,包括一批雷玛斯共和国的职业士兵。

在赶回托巴罗途中,人类又得到了一艘精灵舰船的支援。在这支联军声势浩大的猛攻下,占领托巴罗的“老鼠人”被彻底击败,夹着尾巴逃回了他们在卫城的巢穴中。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类与鼠人在卫城地道中的残酷绞肉战,托巴罗人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只老鼠断气为止。时至今日很多这些地道都被砌了起来,并且有一批佣兵长期驻守在卫城中,以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

托巴罗在战后延续了其公国政体,但也只是勉勉强强。而在维持了对托巴罗几个世纪的控制之后,马切利家族分裂成了好几个争执不休的派系,每一方都宣称自己享有对城邦的合法统治权。

就在这些阴谋团体忙着互相暗算时,一个不祥的预言却开始在托巴罗的大街小巷流传,那就是下一任托巴罗大公将遭遇一场惨绝人寰的死亡。马切利家族在经过激烈讨论后决定还是稳妥行事,于是他们推举了一头猪来担任大公主持公民议会——至少等到预言实现或被证明有误为止。

然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春去秋来,这头猪依然戴着王冠和金项链主持公民议会,而托巴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稳定。这一切让马切利家族的权贵们倍感苦恼,其中一人甚至打算刺杀它。这场阴谋最终被他的竞争对手所捅破,而试图刺杀托巴罗大公,佩格罗一世——没错,就是那头猪——是毋庸置疑的谋逆并会被处以极刑!

佩格罗一世活到了很老的岁数,直到有一天在检阅卫兵时,它不慎从托巴罗的城墙上跌下掉进了海里。在那时只剩一位当初的竞争者还活着了,于是便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大公之位。自此之后托巴罗维持了其公国的政体,尽管一直有不计其数的人试图将其改组为一个共和国。

二:无比强大的米拉格连诺大公国

米拉格连诺是提利尔人对抗“老鼠人”的前沿阵地。由于过分接近魔鼠废都那死疫横生的枯萎沼泽,城市千百年来一直遭受鼠疫的折磨。帝国历1812年的红痘瘟疫是最为严重的,抹去了米拉格连诺四分之三的人口。那些在夜色的掩护下于市内匆匆急走的“大老鼠”被认为是所有这些灾祸的根源,是以权贵们开始雇佣专业的“捕鼠人”——如今这可是米拉格连诺雇佣兵团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消灭正常的老鼠之外,捕鼠人们还在每一个昏暗的角落与斯卡文阴沟奔行鼠斗智斗勇。没有人确切知道“老鼠人”从何处而来,但也有不少人看到它们在枯萎沼泽边缘鬼鬼祟祟的进进出出。高额赏金会被支付给任何带回“老鼠人”的猎人,无论是死是活。

在红痘瘟疫爆发之后,米拉格连诺的大公们重建了城市肮脏不堪的老城区。米拉格连诺并非是一座精灵殖民地,但却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被不断扩建,甚至变得连很多精灵城市都难以望其项背。历代大公们都在按部就班的执行一份周密的施工计划,这是由传奇发明家莱昂纳多.德.米拉格连诺在科斯莫大公的聘请下编撰的。它是如此庞大以至于花费了好几个世纪的时间才真正竣工,每一位继任大公以及城市的许多达官显贵都为如今的豪华住宅,公民广场,精美桥梁以及战争英雄雕像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

米拉格连诺城被几条特意开凿的运河所分割,公民们将之用作街道,所以总是有许多考究的驳船在许多桥梁下往来穿梭于城市四方。但在一些季节运河的水会变得相当恶臭,这助长了疾病在市内的蔓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运河也无疑为阴沟奔行鼠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所以不少河段上还建有检查站,捕鼠人们用警惕的目光审视着每一条划过的船只。

米拉格连诺的城防异常强大,充分利用了城郊湿软泥泞的土质。它的护城河也格外宽阔,城墙通过特殊的设计以最大化火炮的优势——这些都是莱昂纳多.德.米拉格连诺的手笔,是在他北上服务于帝国的皇帝之前完成的。

米拉格连诺的历代大公都是教育,科技乃至艺术事业的赞助人,并且常常不止于赞㫑人。因其位置濒临山口,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无时不刻处在帝国与巴托尼亚侵略的阴影下,战争与防御一直都是大公们心中的头等要事。无怪乎莱昂纳多.达.米拉格连诺(PS:上文用的是de,这边又变成da了,除非指的不是同一个人。)与“围歼者”波吉奥都是在这座城市发迹的。

遍布城市的高塔是米拉格连诺城防的又一特色,将城郊平坦的乡村一览无余。不幸的是,因为当地松软的土质,大部分塔楼都在落成后的几百年中危险的倾斜了。好在当年的建筑师们(比如莱昂纳多)足够技艺超群,因而并没有彻底倒塌。这种风格还引起了其他城邦的争相效仿,尤其是在以君主的幽默感而著称的卢西尼。现在每个提利尔城邦要么已经有了自己的斜塔,要么就是在筹备建设——这是一种只有在提利尔才会出现的奇观!波吉奥有一次曾戏言,用斜塔来执行绞刑比用绞架优雅的多。这点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因为大公常常数以十计的绞死他的政敌与异见者,以至于在他执政期间,这些斜塔因为死人沉甸甸的重量而又多倾斜了几度。

三:动荡不安的特兰提奥大公国

特兰提奥是堪堪跻身主要城邦之列的政治新贵,许多世纪之前它根本不强大。坐落于内陆的山区地带,特兰提奥的地理条件不可谓是不窘迫,没能通过贸易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它却是最早一批推翻大公改组为共和国的城邦之一,共和制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渐渐变回了世袭制。然而所有来自雷玛斯以及米拉格连诺的兼并企图都被共和国不失时机的换边所挫败;而特兰提奥为维护独立而频频在提利尔列邦之间挑拨离间的行为,也让这座城邦变得众矢之的。

所有这一切都在马克.科伦坡携带巨额财富从露丝契亚返回时改变了:从他的金主,流亡特兰提奥大公奥兰多那儿接手了雇佣兵军团,探险家成功占领城市并成为了它的新大公。

马克作为大公堪称楷模,他用聪明才智扩大了军事胜利的果实,让科伦坡以及奥兰多家族牢牢把握了对特兰提奥城的控制。城邦很快就在贸易中赚的盆满钵满,并奠定了其在远洋以及东方越山商路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如今特兰提奥已经成了最为文明与美丽的提利尔城市之一:矮人族的冶炼与锻造技术沿着古老商路从东方流入特兰提奥,提利尔乃至更为遥远的国家,这一点在城邦的建筑质量与风格上不言而喻,市区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矮人工艺与技术,城市的围墙,门楼与哨塔也都尤为结实。大块的优质大理石被矿工从阿普尼奇山脉开采出来,其中还有被称为“特兰提娜”的地区特产,这种矿石带有异域风情的粉红色纹路引领了提利尔的时尚潮流,也被著名艺术家格罗提欧用于雕刻大型雕塑群“五雅”,后者被放置在维雷佐城邦共和国的公民广场上。

四:表里比兴的帕沃纳大公国

通过与特兰提奥争抢来自边境亲王领与矮人列邦的东方商路订单,原本的弹丸小国帕沃纳一跃成为了特兰提奥最大的商业竞争对手。这场斗争变得如此激烈以至于两座城邦的交界处成为了各路雇佣兵军阀混战的地点。当然除了战争之外,两座城邦也并非没有尝试过和解,这为他们统治家族间错综复杂的联姻史拉开了序幕。可惜的是这种联姻甚少长久,通常是在一瓶毒药或者其他刺杀工具的帮助下。

特兰提奥与帕沃纳通常是互相掣肘的,它们强烈的敌对关系在旁人看来是无疑是一个致命弱点。然而一旦有其他城邦的雇佣兵军团出现在地平线上,两座城市就会即刻间放下所有的恩怨,齐心协力对抗共同的敌人。米拉格连诺,维雷佐与卢西尼都曾以此在两座城邦的低矮丘陵上遭遇过羞辱性的惨败。

帕沃纳的领土与其他提利尔城邦相比依然很小,最显著的特色莫过于那些跨越底层街区而非河流的天桥,贵族们凭此在他们的豪华住宅与宫殿之间穿行,而无需委身涉足那拥挤肮脏的城市街道。

五:桀骜不驯的雷玛斯城邦共和国

雷玛斯是一座坐落于提利尔海岸线的古老城市,它巨大的环形港口据称是高等精灵为了停泊精灵商船而建造的。如今,尽管这座港口已经残破不堪并且大半被淹没在了海面以下,它依然停泊着雷玛斯的强大舰队。城市通往港口的狭小入口与一座岩石基座的巨型桥梁相交汇。这座桥梁不仅连接了城市的两头,还建有很多房屋甚至是雇佣兵军阀们的官邸。这些建筑通常有三,四,乃至五层楼高并配有十分夸张的阳台。桥梁的各处建有防御塔楼,但不少已经严重倾斜,依靠一些个巨大的扶壁才勉强没有倒塌。

雷玛斯城邦的其余部分坐落在一个长长的防御圈内,它人口众多,以其庞大的雇佣兵团著称于世,绝大多数都是矛兵并为雇佣兵军阀们所管理。雷玛斯城邦共和国正是依赖这些部队才得以保持长达数个世纪的稳定,将不计其数的外敌与独裁者送进了坟墓。

雷玛斯是在提利尔大饥荒期间首次确立了其共和政体的。那一年数量激增的老鼠吃光了田间所有的谷物与农民的粮仓,情况很快变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各个城邦的大公与执政官不得不去国外购买粮食。在长期的重商主义传统以及出色海员帮助下,大宗买卖得以敲定,货船从巴托尼亚,帝国,乃至更为遥远的地方带回了提利尔人赖以活命的谷物。

但一些提利尔大公却不打算见好就收,而是囤积居奇,打算在这个性命关头大赚一笔,但他们却乐观的高估了自己对城邦的控制力。这些蠹虫最终被人民推翻,维雷佐与雷玛斯都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他们的共和政体的。

雷玛斯历史上的最大灾难莫过于帝国历1487年的黑暗精灵入侵,当时保护港口的雷玛斯舰队正出海在外,而黑暗精灵则利用反季节的浓雾悄无声息的逼近了城市入口。在随后的“雷玛斯大桥战役”中,桥梁中段遭遇了黑暗精灵的血洗与掠夺,所有没能逃走的居民都被抓做奴隶。但雷玛斯雇佣军团顽强的守住大桥的两端,直到杜鲁齐海盗在一番纵情杀戮后心满意足的扬长而去。这场屠杀震惊了整个提利尔,时至今日尽管雷玛斯的大桥已经被完全修缮,但它的公民依然对纳伽罗斯怀有深深的敌意,并乐于将佣兵,火炮与战舰以优惠价租赁给任何与杜鲁齐开战的国家。

因为其居中的地埋位置,雷玛斯长期与其商业竞争对手米拉格连诺,维雷佐与卢西尼处在紧张关系。雷玛斯舰队也与卢西尼以及萨图沙的海盗爆发过不计其数的冲突。托巴罗从另一方面来说,则与雷玛斯睦邻友好,来自雷玛斯的雇佣兵也曾帮助托巴罗大公熬过数次艰难的围城以及不计其数的阴谋。

雷玛斯城邦共和国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便是它的政体,因为雷玛斯是提利尔最长寿,最清廉的城邦共和国之一。每一个有权有势的雇佣兵军阀家族都在“五十人议会”中拥有一席之地,议员们会讨论城市的大小事宜,修订法律以及厘定国策。此外每年还会随机抽取三名议员作为执政官,所以共和国每一年的国策都会倾向于执政官以及其家族的利益。如果当权的执政官注重商业投资,雷玛斯就会频繁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如果执政官碰巧是艺术赞助人,公民就可以期待一批由提利尔最出色的艺术家所操刀的城市装潢;而如果一位甚至是两位执政官是好战的雇佣兵军阀,其他城邦就得加班加点巩固城防了!

不幸的是,雷玛斯共和政体的一个缺点就是执政官之间的勾心斗角,这有时会导致他们家族的直接军事冲突。执政官之间的站队与跳边也经常来的毫无征兆,甚至会发生在激烈的酣战中,让许多中层官员摸不着头脑。这些麻烦的原因大多是一位执政官试图成为独裁的僭主,而他的两位同僚以共和国的利益为重抵制他。这种攫取城邦权力的企图会带来一场刺杀或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街头混战,然后以独裁者的死亡或是流放告终。

六:宁静祥和的维雷佐城邦共和国

维雷佐也是一座城邦共和国,但与雷玛斯截然不同。这座城邦坐落于提利尔内陆的湿软平原,城市非常紧凑,永远人头攒动。维雷佐的街道狭小而又蜿蜒,房屋则都建得很高,因为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容纳这么多人口,有些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干脆被加固成了哨塔。这样做的原因除了这些建筑本身开阔的视野以外,还因为人们懒得额外去建一座低矮舒适的住宅。

就像雷玛斯一样,维雷佐也是在提利尔大饥荒期间确立了其共和政体的,它的大公囤积了大量谷物并计划以高价出售给公民。这位大公最终在一些雇佣兵军阀的助力下被推翻,新的共和政体被建立。但维雷佐城邦共和国相比雷玛斯可要民主得多,部分因为维雷佐有如此之多的雇佣兵家族,以至于任何野心膨胀的傻瓜都要做好准备迎接至少一打刺客。

维雷佐城邦共和国有一套复杂的选举系统,城内大大小小的雇佣兵家族被分为根据颜色命名的四个党派:红党,绿党,蓝党和黄党。这些颜色是和具体的政策挂钩的,以至于每当维雷佐的大选结束后,卢西尼与雷玛斯的权贵们就会开始窃窃私语,“红党上台了,我们有麻烦了!”“这次当选的是黄党,不要借他们任何钱。”等等。当公民们在维雷佐狭窄的公民广场上游玩他们各种吵闹的游戏时,人们也会使用党派的颜色来分队,无需多言的是,这些游戏通常充满了政治与阴谋的色彩。

七:源远流长的卢西尼邦国

卢西尼城坐落于提利尔半岛的南部顶端上,与盗贼之城萨图沙隔海相望。因此卢西尼几乎永远在与萨图沙的海盗作战,并因此拥有一支强大的帆船舰队。事实上卢西尼是提利尔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几个城邦之一,许多后来久负盛名的雇佣兵军阀当初都是在卢西尼起步的。

卢西尼城非常古老,围绕着其卫城所在的山峰建成。就像托巴罗一样,卢西尼的卫城也曾经是古老的精灵殖民地。传说这座城市是由一对名为卢坎与卢西娜的双胞胎兄妹建立的,他们带领原始的人类游牧部落在这座精灵殖民地废墟定居,并在山顶修建了宫殿。

卢西娜的名字后来不仅被用于命名卢西尼,她本人也被视为这座城市的守护女神,她的兄长卢坎也同样被尊为天神,卢西尼人因此在卫城中修建了崇拜“神圣双子”的庙宇。卢西尼的国王通常都是“双子神”的后裔,这意味着城内有两个争锋相对的家族:卢坎家族与卢西娜家族。毫不意外的是,几千年来王位在两个家族间易手了这么多次,以至于没人能记得请,而随之而来的流血与杀戮也像狂欢节上的红酒一样恣意流淌。

卢西尼的国王以其怪诞的幽默感而著称于世,一种据称可以追溯到两位先祖的家族传统。如果某个阴沉而又可怜巴巴的家伙不幸坐上了王位,那他没过多久就得遇刺或是被流放,然后会有一个更加快活的家伙来接替他的位置。而一位野心勃勃的王子通常会通过刺杀或是诙谐的方式推翻竞争对手以树立自己的公众威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卢西尼的国王在哈哈大笑时是最为危险的!”

八:不可攻陷的蒙特.卡斯特罗要塞

蒙特.卡斯特罗要塞立于提利尔最东端的巨型精灵要塞遗址上,这座精灵要塞在长须战争期间曾经被矮人所攻陷,然后被矮人用他们的工艺修筑的更为牢固。许多个世纪之后,伟大的雇佣兵军阀“狂热者”费兰特在废墟的顶端修建了一座要塞,用以协助卢西尼邦国预防那些肆虐于边境亲王领的绿皮战帮西迁,以及阻止黑峡海盗在提利尔半岛找到立足点。几百年过去了,蒙特.卡斯特罗要塞依然是守卫提利尔半岛东方壁垒,它屹立于沉船湾的一处天然石坡上,俯瞰着边境亲王领的贫瘠国土与狭长的黑峡。

蒙特.卡斯特罗要塞难以置信的坚固,被一些最为优秀的雇佣兵军阀加固过许多次;而它的守军则广泛来自提利尔各地,他们的佣金也是由所有城邦共同支付的,因为所有提利尔城邦都能享受到卡斯特罗要塞带来的安全与保障,而只有那些最为出色的佣兵与军阀才会有幸被雇佣来守护它。

历史上卡斯特罗要塞曾数次被围困,但却从未被攻陷过,最著名的一次围城持续了整整一年。要塞总数不过五百的守军突然发现自己被超过十万只兽人与地精所围困(瞎子是吧),这股Waaaagh的战将是“卑鄙的昂古斯”,后者下定决心要攻占蒙特.卡斯特罗,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入侵提利尔的桥头堡。

要塞的五百名守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经历了苦涩的围城战,人数每天都在折损,而绿皮却不断获得他们边境亲王领好战表亲的支援,数量越来越多。

由于陆路已经被完全切断,守军的唯一生命线便是海运,这在头几个月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给,直到一支神秘舰队开始袭击那些前往卡斯特罗的补给货船——无疑是想看到要塞被彻底摧毁。时至今日依然没人知道是谁在从中作梗,提利尔人通常指责阿拉比人或萨图沙海盗,但最为怪诞的传闻莫过于当年驾驶那支舰队的实际上是一群“老鼠人”,这就没人真正清楚了。

饥饿且绝望,守军一直坚持到他们的指挥官,德高望重的加莱亚佐在另一波突袭中身负重伤。垂死的老人被亲兵们从墙垛上抬下,送回了城堡内。加莱亚佐那和他一样顽固强悍的女儿莫娜丽莎也被困在了堡内,尽管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止血,老人最终还是死去了。担心士兵们会因加莱亚佐的死而丧失信心,莫娜丽莎脱下了父亲的盔甲与头盔,以他的身份继续指挥抵抗,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又击退了三波攻势。在第四波进攻中,莫娜丽莎的头盔被一个兽人击落,所有人都看到了指挥他们的实际上是一个女人。士兵们质问她指挥官身在何处,当他们得知老人已经阵亡后顿时斗志全无。一些人建议集中兵力向西突围,放弃城堡以进行逃回提利尔半岛的绝望尝试。

莫娜丽莎恳求大家不要为了毫无希望的突围而将堡垒拱手相让,但没有任何效果,无论她承诺会向士兵乃至是他们的亲属支付多少抚恤金都无法让大家回心转意。最终莫娜丽莎向众人指出,卡斯特罗城堡会客厅中绘有汀托弗迪大师的杰作:《五季》,这被认为是提利尔乃至旧世界最为杰出的湿壁画,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提利尔人的脸面与骄傲,而这样一件珍宝如若落入绿皮手中,结果可想而知。

众人被说动了:“绿皮如果想糟蹋汀托弗迪大师的杰作,那就得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单单是让兽人的眼睛看到《五季》,对提利尔来说都是奇耻大辱!”最终所有人都决定继续留守在蒙特.卡斯特罗。

于是堡垒的守军又坚持了整整三个月,一直坚持到提利尔各邦联军从卢西尼赶来,将庞大的绿皮战帮彻底击溃。而却莫娜丽莎在最终的突围战中被一支流矢所射中,倒在了墙下堆积如山的尸骸中。当援军最终与守军汇合时,他们只找到了二十五个伤痕累累的长矛手,而墙外的绿皮尸骸则已经填平了整条护城河,夯实到足以架设攻城塔。

在史诗般的蒙特.卡斯特罗战役之后,莫娜丽莎成为了好运与胜利的象征。这种崇拜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后来提利尔佣兵们所携带的米尔米迪亚女神战旗印染都是莫娜丽莎,使用的是切利博蒂为她绘制的那幅著名肖像。

九:衰朽倾颓的萨图沙海盗邦国

萨图沙岛的海岸线与它的内陆一样崎岖坎坷,怪石嶙峋,同样是一座为提利尔人所修缮的废弃精灵殖民地。不幸的是,这座人类城邦最终在帝国历451年被黑暗精灵与“塞特拉的联合舰队彻底粉碎,萨图沙城邦的公民们不是被杀就是作为奴隶被黑暗精灵掳走。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萨图沙岛都是一片废墟,直到诺斯掠夺者们在此登陆,轻而易举的击败了为数不多的岛民以及卢西尼驻军。从那天开始诺斯人就以此为基地掠夺提利尔的海岸,直到在卡泊.西诺海战中被卢西尼人击败。剩下的诺斯人被迫作为佣兵向卢西尼国王效忠,并被允许继续居住在萨图沙以保卫它。然而这些人的子孙最终在帝国历1240年被纳法儿.玛柯所领导的阿拉比海盗剿灭。后者盘踞在萨图沙超过250年,并对所有沿岸城邦都造成了持久的威胁,期间雷玛斯,托巴罗与卢西尼的舰队曾多次与这批海盗爆发过海战。

最终在帝国历1491年,萨图沙岛被卢西亚诺.卡特纳领导的雇佣兵军团所解放,后者是卢西尼的国王,并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样,是双子神卢坎与卢西娜的直系后裔。阿拉比人的埃米尔阿卜杜勒.瓦扎克带着他的爪牙逃回了位于萨图沙内陆的海盗堡垒中,并在经历了漫长且极其血腥的围困后被迫投降。卢西亚诺放了阿卜杜勒一条生路,前提是他留下了一笔客观的财富以及绝大部分从提利尔掳掠的书画文物。阿卜杜勒还被迫交出了他为数众多的哈莱姆(哈莱姆是穆斯林文化中服侍富人的女眷),据他自己辩解称,这些都是被训练以保护他的贴身侍卫。不过这位海盗头子的话多多少少有点真实成分,因为这些女人后来成为了一支久负盛名的提利尔佣兵团。

那些没有跟随阿卜杜勒返回阿拉比的海盗被允许居留在萨图沙,卢西亚诺雇佣他们在卢西尼的舰队中服役,这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提利尔将军第一次成建制的雇佣阿拉比人。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卢西亚诺和他的子孙们将萨图沙作为卢西尼的一个属邦来治理。城市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重建,它的城防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并被国王用作雇佣兵海军驻地。然而萨图沙短暂的稳定却并没能长久,因为大大小小的独立佣兵团开始在岛屿各处的废弃据点中占山为王,一些尤为大胆的家伙甚至抢占了萨图沙城墙内的哨塔。针对国王的暴乱开始变得此起彼伏,让继续控制这座城市变得愈发困难。最终当驻扎在萨图沙的雇佣兵舰队宣布他们不再听命于国王时,卢西尼对萨图沙的统治就落下了帷幕。城市也随着无数佣兵的割据混战而迅速滑入了无政府状态的深渊。

绝大部分的雇佣兵最终都沦为了盗匪,变成了荼毒提利尔沿岸无数海贼中的一员,对无论是本地还是外邦货船都来者不拒。这被证明比早先那个职业有利可图的多,因为无论是一夜暴富还是活下来的可能性都变大了。于是佣兵们停止了内斗,转而携手合作以推进他们的海盗大业。劫掠带回的除了珠宝货物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人质——一批永远也不会有人来为他们支付赎金的倒霉蛋。这让萨图沙本就不少的人口持续增长,一直到它成为了旧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海盗窝点。

萨图沙的海盗后来还有了选举“海盗王”的传统。但这个头衔未免有点过于浮夸,因为“海盗王”并不会真正管理萨图沙,只会在出现内部纠纷时用各种残酷手段执行家法。时至今日萨图沙已经产生过许多位“海盗王”,可想而知的是绝大多数最终都不得善终。统治最为长久的莫过于当今这位恶名昭著的“萨图沙海盗女王”,而这位女王“长治久安”的秘诀便是——毫不夸张的说——比她所有前任都残酷十倍以上。

萨图沙城现在是一大片凌乱不堪的废墟,矮人以及精灵风格的建筑与提利尔以及阿拉比风格的建筑混杂在一起,全都被栖身其中居民在路过的船只不时射来加农炮弹后以千奇百怪的方式修补在一起。最坚固的住所莫过于那些从岩石中整个开凿而成的洞穴,通常被用做酒馆。人们还传说有大量财宝被埋藏在了这座岛屿的各个犄角,不过切莫轻信那些在萨图沙跳蚤市场出售的藏宝图,因为它们的真实性往往是非常可疑的。

返回目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