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沐霖
【资料图】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沐霖
编辑|孙一鸣
随着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先后披露2022年年报,截至4月19日,在电池行业(申万二级)8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企业披露2022年年报。
时代商学院试图从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研发费用率等方面入手,分析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的经营和研发情况,以此管窥2022年电池行业发展态势。
整体来看,2022年,电池行业维持高景气度,33家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大增118.64%,96.97%的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且27.27%的上市企业净利润翻倍。
【概述】
33家企业总营收同比大增118.64%,近三成净利润翻倍。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205.96亿元、742.7亿元,分别同比大增118.64%、72.75%。其中,有32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12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有26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9家企业实现净利润翻倍。
平均毛利率微降,4家企业毛利率超40%。2022年,33家上市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为23.48%,销售净利率平均值为11.37%。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平均值较2021年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九成企业研发费用增长,锂电池企业研发费用率排名靠前。2022年,33家上市企业的总研发费用为308.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28%。33家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4.23%,同比微降0.27个百分点;九成企业研发费用较2021年有所增长。在研发费用率TOP10企业中,各有5家企业来自锂电池行业和电池化学品行业,锂电池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排名较为靠前。
目录
一、33家企业总营收同比大增118.64%,近三成净利润翻倍
二、平均毛利率微降,4家企业毛利率超40%
三、九成企业研发费用增长,锂电池企业研发费用率排名靠前
图表目录
图表1: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营收、净利润情况
图表2: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营业收入TOP10
图表3: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净利润TOP10
图表4: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销售毛利率TOP10
图表5: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销售净利率TOP10
图表6: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研发费用TOP10
图表7: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研发费用率TOP10
33家企业总营收同比大增118.64%,近三成净利润翻倍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电池行业细分为锂电池、电池化学品、锂电专用设备、燃料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五个申万三级行业。
截至4月19日,A股电池行业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33家上市企业中,包括18家电池化学品企业(54.55%)、12家锂电池企业(36.36%)、2家蓄电池及其他电池企业(6.06%)、1家锂电专用设备企业(3.03%)。
Wind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电池行业33家上市企业实现总营业收入7205.96亿元,较2021年的3295.83亿元大幅增长118.64%。其中,有32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占比为96.97%;12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占比为36.36%。
近年来,得益于锂电池需求量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工业领域的日益增长,锂电池市场大幅扩容有力拉动了整个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的提升。
在33家企业中,2022年,宁德时代以3285.94亿元的营业收入稳居首位;湖南裕能(301358.SZ)、天能股份(688819.SH)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7.9亿元和418.82亿元,两家企业营收规模差距较小,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从营收规模分布来看,2022年,在33家企业中,仅宁德时代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有1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100亿~500亿元;有6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50亿~100亿元;有10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10亿~50亿元;其余4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5亿~10亿元。可见,3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普遍较大,均高于5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2022年,33家企业的净利润之和为74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75%。其中,有26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比为78.79%;9家企业实现净利润翻倍,占比为27.27%。
在33家企业中,宁德时代2022年的净利润达334.57亿元,排在首位;同期,天赐新材(002709.SZ)的净利润为58.44亿元,排在第二位;恩捷股份(002812.SZ)以42.12亿元的净利润排在第三位。
从净利润规模分布来看,在33家企业中,仅宁德时代1家企业的净利润超300亿元;有2家企业的净利润在40亿~60亿元;有7家企业的净利润在20亿~40亿元;净利润在1亿~20亿元的企业有19家;还有4家企业净利润低于1亿元。
平均毛利率微降,4家企业毛利率超40%
在毛利率方面,据Wind数据,2022年,33家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为23.48%,较2021年的27.7%有所下滑。其中,有25家企业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占比为75.76%。
在33家企业中,2022年,恩捷股份(002812.SZ)的销售毛利率最高,达47.83%;华盛锂电(688353.SH)、华宝新能(301327.SZ)分别以46.79%、44.32%的销售毛利率居第二位、第三位。
从毛利率分布来看,2022年销售毛利率在40%~50%的企业有4家;销售毛利率在30%~40%的企业有5家;销售毛利率在20%~30%的企业有7家;销售毛利率在10%~20%的企业有15家;其余2家企业销售毛利率低于10%。
从细分行业来看,2022年,电池化学品(18家)、锂电池(12家)、锂电池专用设备(1家)、蓄电池及其他电池行业(2家)的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3.48%、21.94%、20.31%、17.22%,分别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4.08个百分点、1.58个百分点、4.26个百分点。
在净利率方面,2022年,33家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平均值为11.37%,较2021年的13.71%有所下滑。其中,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的企业有25家。
在33家企业中,恩捷股份(33.45%)和华盛锂电(29.72%)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天赐材料(002709.SZ)的销售净利率为26.19%,居第三位。
从净利率分布来看,2022年,销售净利率在30%~40%的企业有1家,为恩捷股份;销售净利率在20%~30%的企业有6家;销售净利率在10%~20%的企业有9家;其余17家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低于10%。
查阅企业年报发现,整体来看,2022年,33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电池企业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资料显示,在电池行业中,企业的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较大。
以锂电池企业为例,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大。Wind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8月2日的9万元/吨暴涨至2022年11月9日的57万元/吨。截至2023年4月19日,碳酸锂价格已回归至18万元/吨。
九成企业研发费用增长,锂电池企业研发费用率排名靠前
随着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电池企业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突破,以开启更广阔的下游应用市场。
Wind数据显示,在研发费用方面,2022年,33家企业的研发费用之和为308.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28%。其中,有30家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为90.91%。
在33家企业中,研发费用最高的是宁德时代(155.1亿元),亿纬锂能、天能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53亿元和15.26亿元,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从研发费用规模分布来看,在33家企业中,仅宁德时代1家企业的研发费用超100亿元;有1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在20亿~30亿元;有3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在10亿~20亿元;有18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在1亿~10亿元;其余10家企业的研发费用低于1亿元。
在研发费用率方面,2022年,33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4.23%,较2021年微降0.27个百分点。
在33家企业中,珠海冠宇(688772.SH)的研发费用率达7.04%,排在首位;壹石通(688733.SH)的研发费用率为6.61%,排在第二位;派能科技(688063.SH)的研发费用率为6.35%,排在第三位。
此外,在研发费用率TOP 10企业中,各有5家企业来自锂电池行业和电池化学品行业,且锂电池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排名较为靠前。
从细分行业来看,2022年,电池化学品(18家)、锂电池(12家)、锂电池专用设备(1家)、蓄电池及其他电池行业(2家)的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3%、4.13%、5.35%、3.83%。
从研发费用率分布来看,在33家企业中,有12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在5%~10%;有19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在1%~5%;还有2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低于1%。
(全文4013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