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自即日起在《青海日报》集中展示10位2023年“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更加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新贡献。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但你若决定干成一件事情,并一如既往地付出行动,就会有路走,而且路路有芳草!”
说这句话的是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汪晓泊。
【资料图】
198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毕业分配到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时,汪晓泊就下定决心,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2002年汪晓泊转入医院的管理岗位,她系统学习了《全面质量管理法》《戴明环质量管理办法》。在她的眼里,等级评审是医院安全与质量的不二抓手,是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的有效保证。为此,她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深入学习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细则,636个条款、3000多个细节,都烂熟于心,甚至可以把每一条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她还利用三年时间攻读法学研究生,这也让她在后来起草医院章程规定时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贴心地为患者服务。
2004年秋季的一天,农民张某找到汪晓泊说自己已身无分文,决定卖一个肾,以此凑够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
汪晓泊落下了疼惜的眼泪,告诉张某卖肾是违法行为。但她知道如果张某得不到帮助,也许这个家庭就彻底破碎了。于是她毅然决定接起这个家庭的重担,承担起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在她的资助下,张某的两个孩子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汪晓泊还利用闲暇时间教张某护理技能,张某后来成了全省高级护工培训师。时机成熟时她又鼓励帮助张某成立了护工公司。目前,张某成立了3个公司,带动更多的人就业。2021年,他的护理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做医生,一定要以人为本。对业务要精,对病人要诚,而且要有奉献精神。”汪晓泊说。
2010年4月,突如其来的玉树地震牵动无数人的心。汪晓泊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带着医务人员火速赶赴一线,在飞机降落的刹那间她左侧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耳聋。但那一刻,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如“膝跳反射”般地被唤醒:救人!救人!救人!她不顾身体不适,迅速投入工作,没日没夜地为灾区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提供24小时服务。为让患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她把写有值班医务人员电话的纸单贴在了每一顶帐篷门口。
她把患者放在了第一位,异常繁忙的工作使她忘了自己其实也是一个病人,持续的工作延误了她耳朵的最佳治疗时机,致使今天她的耳鸣还十分严重。
在青海省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她在全省率先引进听觉诱发电位、神经电图、脑血流图等新业务30余项,其中12项填补了省内空白。编写青海省人民医院章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与流程、科室管理手册等185册。
2019年11月,汪晓泊调任青海省精神卫生防治院(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为了摸清全省精神卫生工作底数,掌握实情,进一步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汪晓泊带队深入全省各州县高海拔地区开展督导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一一给与指导和解决。
她认为,精神病人是病人,不是坏人,要对她们患病时的狂言乱语给与最大包容,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是最需要关爱的脆弱人群。为此,她经常深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中,看望慰问患者及家属,与患者手拉手,详细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和治疗情况。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一户牧民,有精神病家族史,家中有6个病人先后到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病情好转后陆续返回家中。汪晓泊对这户牧民十分关注,专门前往河南县看望他们,并指导当地乡村医生如何监督和帮助精神病患者用药,平时经常通过电话和视频了解他们的状况。
“这户牧民家里窗明几净,布置整齐,家人都热情好客,回想起来让人十分感慨。”汪晓泊说。
近几年,汪晓泊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重性精神病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带领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研究制定应急方案和制度,制作各类培训视频,深入一线现场演练,取得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良好成绩,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奋战临床一线39年来,汪晓泊孜孜以求,把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用大爱情怀为患者撑起了希望的蓝天。她先后获得玉树“4·14”抗震救灾人道特别奉献奖、青海省三八红旗手标兵、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