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体育强市的重要保障。为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供给能力,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体育局制定印发了《青岛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6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相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仉元明,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馨,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王海鹏,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李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立足体育惠民,做好体育民生,加快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青岛市已连续9年将健身场地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共建成700余处以笼式多功能运动场为主的运动场地。全市累计健身设施已达1.1万处,基本建成了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实现了农村健身工程全覆盖。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高于全国 2.62㎡。优化建设内容,创新提出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园,2023年将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健身步道和设施300处,进一步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健身需求。

下一步,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和山头公园整治,体育设施建设方案纳入浮山、太平山整治总体方案,太平山智慧健身步道项目已进入实质阶段。全力推动国家标准体育公园建设,“十四五”我市担负7个国家标准体育公园任务,实际计划完成15个,目前已完成新建改建7个,进度走在全国前列。

在全市开展全民健身设施专项清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清理隐患,提升场地设施服务质量。出台《青岛市体育局室外健身设施配建办法》《青岛市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着力解决设施重建轻管问题。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通知,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能开尽开”“应开尽开”。

2022年,在市、区市、社区三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市体育局358人、区市体育部门20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余人下沉社区,常态化进社区开展体育公益服务,组织设施巡检、项目推广、公益培训、健康咨询等,受到市民欢迎。下一步将制定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00人以上,全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名。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依托全市5700余处健身辅导站点,经常性开展交流展示、志愿服务,当好群众科学健身的宣传员和带头人。

在群众赛事方面,坚持多元办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持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登山节、迎新跑、青岛球王系列赛、民间草根足球赛等赛事,做强做大传统群众赛事。创新举办跑遍青岛、跑遍胶东、城市定向赛、时尚体育季等全新品牌赛事,构建多层次、常态化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每年开展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千余项,实现了健身活动人群、项目全覆盖。重点开展“全民健身进社区”系列活动,连续3年举办社区运动会,各区市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2022年全市举办社区运动会超过600场次,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全民健身日创新提出“一个主题口号、十个区市联动、百项精品赛事、千处场馆免费、万张消费券发放、十万器材巡检开放、百万群众参与健身”,在全市掀起群众体育热潮。

在体卫融合方面,将在全国率先成立“体卫融合专家咨询委员会”,挂牌命名市立医院等20家“体卫融合试点单位”,培育省体卫融合试点单位8家。创新研发并推广使用《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处方”推广手册》,组织超重青少年关节疾病预防、脊柱健康线上自查活动。我市体卫融合做法和案例在全国推广。健康指导送到身边。探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青岛模式”,组织国民体质监测“六进”,每年完成7000例以上样本量测试。2022年首次发布市民体质状况白皮书,开通“你健身我帮办”健身服务热线,把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送到市民身边。国民体质测定合格以上比例连续多年高于94%。智慧体育实质迈进。“全民健身一张图”列入全市重点建设的12大数字应用场景之一,计划2023年6月上线运行。项目具备全民健身地图、健身设施一键报修、赛事活动发布、健身场馆预定等功能,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等资源,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