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2、典故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资料图片)
3、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翻译:羊子曾经在走路的时候,捡到别人丢失的金子一块,就交给了她的妻子,她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何况是捡到别人的东西牟利,定会污损己的名声呀。
4、不饮盗泉之水,是古代留用至今的一句俗语,字面意思是,只因此泉名为盗泉,所以即使口渴,也绝不饮用一滴。
5、后用于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的高尚节操。
6、典故出处:传说孔子经过盗泉时,因泉名为"盗",虽口渴也不饮,见《尸子》卷下。
7、后因以"不饮盗泉之水"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
8、嗟之食是侮辱性的施舍。
9、【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之食,以至于斯也!”人们经常用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来形容人有气节有自尊,它的意思跟“不为五斗米折腰”类似。
10、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性质的饭食。
11、盗泉,是一泉水的名称,品德高尚的人厌恶它的名字,嗟来之食:带侮辱招呼声的饭食。
12、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列女传》【原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3、【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14、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大意】此谚语的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道廉耻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
15、比喻人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求利。
16、【典故分解】盗泉:古泉水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
17、一说在今山东省新泰市石莱乡道泉峪村,其村原名“盗泉峪”,很早就改名“倒泉峪”,民国十三年(1924)又由本村乡绅刘德身和文人巩兆五改为“道泉峪”,沿用至今。
18、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
19、语出《淮南子•说山训》。
20、《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21、”《淮南子•说林训》:“曾子立廉,不饮盗泉。
22、”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23、”《旧唐书•赵隐王徽等传论》:“徽志吐盗泉,脱身虎口,功名不坠,君子多之。
24、”2、嗟来之食:以不敬的招呼声施舍食物予人。
25、指不敬之食。
26、典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27、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8、从而谢焉。
29、终不食而死。
30、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1、”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军井未建,如临盗水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
3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个激切行径,所以宁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
33、”。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