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11日电(记者 缪璐) “乒乓球技术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很多事情都需要以时间为代价才能逐渐清晰。只有打更多的关键分、更多的决胜局,平稳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毅力才能逐渐被锻炼出来。”乒乓球世界冠军、清华大学体育部教师刘国正10日在国球大讲坛上如是说。


(资料图片)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正在国球大讲坛演讲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供图

8月7日至13日是我国首个体育宣传周,由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举办的国球大讲坛,通过教授专业的乒乓技能,传播全民健身文化,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使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在讲座环节,刘国正给在场青少年分享了年少练习乒乓运动的心得,回忆了进入国家队后一路成长为世界冠军的经历,并讲述了在第46届世乒赛连扳7个赛点逆转对手收获人生高光时刻的各种细节,分享了退役之后从国手变成国家队教练、到如今任职清华的心路历程。

刘国正谈到,在自己的乒乓生涯中,从儿时学习乒乓到进入国家队后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一路走来也有不少酸甜苦辣,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瓶颈。

让刘国正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1年大阪世乒赛男团半决赛,中韩两队相遇,中国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麻烦,中国队能否重夺斯韦思林杯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刘国正面对金泽洙挽救七个赛点,上演“绝地反击”,他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为球迷朋友所称道。

“当时自己的战术被金泽洙控制住了,使我打得很被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蔡指导(蔡振华)叫了暂停,蔡指导让我不管如何,都要拼死一搏。暂停后再上场,我的心态没那么着急了,脑子里面想的全是球、全是对手,然后我一分分往回追。”心态平静下来后,刘国正的一些技战术和优势发挥出来了,紧抓对方在关键时刻暴露的弱点进行突破。

刘国正说:“比赛打的就是胆量,不拼不敢的话再多技术也没用。打到第三局20平后,我觉得自己有机会能赢,自信心建立起来了,感觉场外给金泽洙的加油都是给自己的。”最后,刘国正力挽狂澜,赢下了这场让他一生难忘的比赛,“最后胜利以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释放”。这场比赛让刘国正相信,他在之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局面,都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扳回来。

退役之后,刘国正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转型成为国家队教练。在他看来,角色、工作性质的转换需要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刘国正对乒乓球的理解更为深入,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传授经验技巧。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正现场教学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供图

如今刘国正任职清华大学体育部,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刘国正说:“我会把对乒乓球的理解带到课堂,乒乓球运动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完善人格,磨炼心智,锻炼意志。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拿金牌。”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正现场教学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供图

随后的教球环节,刘国正讲解了摩擦、击球、正反手转换,耐心地指导现场球迷的击球角度和姿势,对他们的动作给予调整,同时也指出了新手常见的易错动作。刘国正希望,通过自己分享乒坛往事,教授乒乓技能,能让更多人感悟国球精神。(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