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向资金正急速空翻多。

今年北向资金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从今年3月9日到6月1日的年内累计净流出;另一次则是从10月24日至11月10日的二度净流出。受累于此,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为沪港通开通以来,仅次于2015年的低点,较2021年超4300亿元的净流入的峰值急剧缩水。


(资料图)

不过,北水回撤之下,近期外资对中国A股的热情再度快速回暖。数据显示,自11月11日北向资金大幅流入147亿元人民币、创下年内第三大单日净流入并扭转净流出后,资金流入持续攀升。11月14日,单日流入资金创下年内之最,达到了166亿元人民币,年内累计净流入也持续升高。外资急速转向正释放出重要信号,多家头部外资机构表明,看好明年A股市场的表现。

近两月外资急速转向

近两个月,北向资金出现了从净流出到净流入的快速反转。10月至11月上旬,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据Wind数据统计,10月开始,受国内政策预期尚未得到统一等不利因素影响,北上资金大幅流出A股。10月中旬,北上资金净流出267亿元;10月下旬,净流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06亿元,节奏进一步加快。

进入11月上旬,北上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得到一定修复,北上资金净流出规模显著缩小至53亿元。11月11日成为资金转向的重要节点,当日北上资金大幅回流147亿元,年度净流入再度转正,正式进入空翻多阶段。11月中旬至今,北上资金回流速度进一步加快,期间回流资金536亿元,今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回到今年1月底或6月中的水平。

如果拉长时间线,年内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资金440亿元,仅次于2015年的185亿元的史上最低水平,不过广发证券认为,北水回流一定程度证明外资对A股的偏好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打击,市场对北上资金的极端过分担忧并无必要。11月25日,即使受疫情反复干扰市场持续震荡,北向资金流入仍达到74.5亿元,创11月下旬来新高。

随着政策全面出击,地产端金融16条政策发布、防疫20条政策及降准的货币宽松措施出现。近期资金回流的加速,及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乐观展望,都利于外资进一步回流A股市场。

为何外资空转多?

外资于年内罕见出现两次净卖出。除了中国经济受累于奥密克戎高传播性的大背景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关键时点前难于分析地缘政治风险,而近期频出的政策信号,构成外资转向的重要因素。

11月以来,政府发布了“防疫20条”,旨在优化管控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金融16条下国有银行对地产公司密集授信,“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助力地产公司增信发债,均为地产行业走出困境创造有利条件;中美两国领导人近日在G20峰会上的会晤,也被市场认为利于改善地缘政治关系。

近期一系列政策出台,似乎正在解决国际投资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如防疫政策、地产市场及地缘政治风险。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等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均有力地刺激了外资的信心。基于目前的导向,对于12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明年3月两会,外资均有一系列向好的政策预期。

资金回流中国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则是中美两大全球经济体在此轮疫情危机下的经济错位。市场预期,2023年美国因通胀加息经济放缓,美元升值见顶,将打断全球资金回美趋势;而中国经济有望在2023年迎来复苏,经济和市场表现有望超过美国,更具吸引力。

西部证券预计,2023年中国政府“稳增长”的诉求上升,增长目标或定在5%左右,预测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加快至2023年的5.1%,上半年增长仍乏力,下半年复苏动能提升,预计疫情防控政策更加优化,房地产政策累积效果显现,消费改善和地产修复将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摩根士丹利在新近发布的2023年展望中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的经济增长率,年初防控政策可能出现调整之后,经济有望完全重新开放,下半年经济增长将加速。同时,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在多部门协调一致的宽松努力下,对经济增长的拖累较今年大幅减少,销售和房屋竣工量可能会在2023年中期反弹。而摩根士丹利预测,受货币紧缩及需求缩减影响,美国明年的经济增长将只有0.5%。

从明年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增长率来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据国际金融协会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明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主要由受俄乌冲突影响最大的欧洲拖累。由于消费者和商业信心大幅下降,预计明年欧元区经济将收缩2%。同时预期美国明年GDP将同比增长1%,低于今年2%以上的增长预期。有望拉动经济增长的地区则集中在亚洲,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单一驱动力将是中国。

资管机构巨头唱多

除了更为乐观的宏观经济预期,外资机构近期密集发声唱多中国市场。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指出,中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经历了重重挑战的一年,即使前景仍然充满挑战,但2023将可能是有利于中国股票的一年,中国经济和股市或在2023年出现令人惊喜的增长。

贝莱德认为,今年市场的看跌情绪导致中国股票仓位超卖,令估值更具有吸引力,而盈利前景将从具有挑战性转为相对更乐观。随着政策制定者决心专注经济增长,市场因前景改善而回暖,市场波动性可能仍然高企,但投资者心态转趋正面。

另一大资管巨头富达国际也提出了类似观点。富达国际首席执行官安妮·理查兹近日表示,中国市场反弹可能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亚洲与美国和欧洲的动态是完全不同的,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明年的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都更加看好中国市场。

摩根士丹利的观点较为中性,认为明年中国股市有望随着新兴市场一起复苏。摩根士丹利于10月份将股票类资产评级提高后,提出超配新兴市场。摩根士丹利认为,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经历史上最长的熊市之后,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将面临更有利的一年,中国股票有可能参与新兴市场的反弹,但市场可能的变动区间很广。

高盛则认为,中国及韩国等亚洲股票市场在2023年将有出色的表现。随着美联储的转向及美元升值达峰,2023年二季度将成为亚洲股市的一个潜在拐点,预计等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开放,中国离岸股票可以反弹达20%。

外资的行业偏好变化

一进一出之间,外资对于A股的行业偏好有着明显的变化。

依据10月以来陆股通的个股净买入数据统计,外资重仓的食品饮料减持力度最大。相关行业个股中过半遭外资减持,其中减持额最高的是贵州茅台,期间净卖出145.2亿元,持股比率从16.7%降至15.03%,减持超1个百分点。今年10月,贵州茅台大跌28.5%,创下自纳入陆股通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外资减持的影响不可忽视。

不过,以11月11日为界,此前超卖的食品饮料获得外资资金重仓回补。Wind数据显示,自11月11日至25日,食品饮料净买入103亿元,也是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转正以来买入最多的行业。尽管部分行业买入额度仍不及此前卖出,但“空转多”可以充分显示外资对今后一段时间行业配置方向的判断。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外资“空转多“的行业还包括了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钢铁、建筑材料及装饰等,主要和地产行业及上下游行业的修复预期有关。其中,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及装饰等板块资金回流幅度超过此前卖出。其中,大金融板块是外资着力买入的一大看点,招商银行就是其中代表。10月初至11月10日外资净卖出12亿元,自11月11日以来外资净买入23亿元。11月以来,招商银行结束下跌趋势,反弹23%,北水持仓从11.6%升至12.4%。

与社会面预期宽松及消费相关的行业整体流入不及地产产业链,但外资对包括医药生物、传媒、休闲服务、计算机等行业也从此前的空头转为看多,其中休闲服务、传媒、计算机等板块回流幅度超此前卖出。以休闲服务行业代表个股中国中免为例,10月初至11月10日,外资净卖出11亿元,自11月11日以来外资净买入12亿元。

相比较,外资近两月最为看多的行业为有色金属,10月以来持续看多,相关陆股通标的超7成获得外资增持,增持最多的包括紫金矿业、天齐锂业和江西铜业,三股增持金额合计22亿元。紫金矿业11月以来上涨近24%,沪股通的持仓比率从10月初的9.3%大增至12.2%,增持比率约3个百分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