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家住丰台”设为星标,随时关注丰台大事小情!

各位亲:

老旧小区改造是咱丰台居民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有些小区因为产权等问题迟迟不能进行改造,最近,咱丰台区人大代表就为这个小区发声,呼吁尽快完善老旧小区改造。


(资料图片)

关于尽快启动三路居93号院小区综合整治的建议

主提代表:宋煜

内容:

太平桥街道北部与北京西站站区融合,南部与丽泽金融商务区融合,其建设和发展对于丰台区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对丰台区推动“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更加至关重要。街道下属的三路居93号院位于丽泽商务区北侧,紧临正在开发建设的丽泽城市航站楼,空间位置十分重要。该小区为一栋U型楼,共10个楼门289户,但产权和住户来源有所不同。其中1至5号门为央产(属中国机床总公司),6至10号门则为小马厂拆迁至此的居民。

三路居93号院于1996年建成,一直未得到有效维护,且由于物业单位管理不到位,各类管道线路老化问题非常严重:锅炉管道问题导致冬季供暖经常出现跑水停暖现象,居民室内温度也不达标;上下水管道经常跑水,居民投诉量居高不下,使得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迫切希望能够进行改造,提升社区品质。近年来,属地街道多次将该院上报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但受限于1至5号门为央产的情况(属中国机床总公司,“三供一业”已移交地方),至使包括6至10门在内无法整体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建议:

建议有关部门优先解决好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上下水、供暖及屋顶漏水问题。建议对上下水管线进行更换,统筹协调将供暖纳入市政管网,并对屋顶进行防水修复。同时要主动作为,将三路居93号院6至10门符合政策规定的部分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如果1至5门所需资金量不大,则应统筹解决,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标杆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

答复意见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三路居93号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区房管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与您主动对接,面对面听取您提出的建议,并进行研讨。

二是多方协调,积极推进。前期,我街道曾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将93号院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但受限于93号院小区属于央产和市区产混合小区,一直未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收到您的建议后,街道与区房管局进行对接,从政策支持、资金来源进行探讨。

三是约谈产权单位。街道通过相关渠道与产权单位就93号院1-5门的改造进行探讨,督促其尽快按照相关要求上报整改计划,以推动93号院小区早日进行整体改造,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下一步,我街道将持续与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工作落实。同时,我街道正在积极推进小区物业的更换工作。待物业更换完毕后,由其抓紧更换供暖管道等基础设施,解决一批困扰小区居民的难题。

再次感谢您对地区事业发展的关心。

除此之外,区人大代表程慧也为东罗园小区1、2号楼区教委宿舍楼下水管道改造进度发声,答复意见来了~

督促东罗园小区1、2号楼区教委宿舍楼下水管道改造的建议

主提代表:程慧

内容:

东罗园1、2号楼位于南三环中路南侧,于1989年建成,目前房屋管理由丰台区教委房管部门管理。此小区属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下水管道老旧问题严重,目前管线存在部分区域他先问题,经常发生出现堵塞情况,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居民反映强烈。

建议:

建议:督促丰台区教委及其房管部门对下水管道进行维修改造。

答复意见

丰台区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

第01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程慧代表:

您提出的“督促东罗园小区1、2号楼区教委宿舍楼下水管道改造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教委住宅楼管理工作的关注!

一、关于教师住宅楼下水管道改造

东罗园小区1、2号楼建于1987年,共156套。2005年完成了房改售房,将房屋出售给了个人,并办理了个人房产证。以上两栋楼未实行物业管理,使用年限较长,房屋设施设备老化,尤其是下水管道经常发生堵塞情况,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2019年大红门街道申请专项资金,拟对以上两栋楼进行下水管道改造,在前期调研期间,由于许多住户不同意,当年没有改造。年初经我委相关部门与东罗园社区人员沟通,属地街道已将以上两栋楼室内下水管道纳入今年改造计划,目前已完工。

针对室外污水管线塌陷问题,我委相关部门也与街道社区进行了沟通,街道社区表示室外污水管线改造没有纳入今年改造计划。为解决室外污水管线塌陷问题,我委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踏勘,拟对下水管线塌陷部分进行维修。在与街道社区沟通维修时,社区表示他们近期将对小区道路进行改造,在临近改造前我委再进行下水管线维修,最后由街道社区统一恢复路面,避免重复施工,给百姓出行造成影响。

二、关于教师住宅楼物业管理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条例中“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市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物业服务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架构。……”,“第四章第五十二条”规定“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依照本条例承担相关职责,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并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要求,我委积极与属地街道社区进行沟通,配合成立物管会,协助社区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入户调查等,目前我委部分教师住宅楼已经有物业公司进驻管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设备应急抢修工作有了较大的改善。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与大红门街道及东罗园社区沟通,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做好相关工作,对东罗园1、2号楼引进物业公司,规范物业管理。

在教师住宅楼未引进物业管理之前,我委也尽力想办法为住户解决困难,同时积极配合属地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

衷心感谢您对我委教师住宅楼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继续关注丰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协助我们做好教师住宅楼规范化管理及设施设备维修工作,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

最后再来说说房本问题,大多数人为买一套房“掏空六个口袋”,还要身背几百万房贷,是否能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书(房产证)也成为了令人头疼的事情,这让一部分住上楼房的居民苦恼万分!最近,“盼了30年大红本”的邻居终于拿到房产证。

近日,在六里桥街道会议室内,一摞摞印着金色大字的“大红本”整齐码放,发放房本仪式如期举行。

△居民们拿着房本合影留念

时间回到1993年9月,18位六里桥街道辖区的职工安家丰台路口东里小区。原本开心的大喜事却因迟迟办不下房本,成为18位居民的一块“心病”。丰台路口东里小区为1992年年底建设完成,并于1993年10月全部分给六里桥地区职工居住,由于归属、政策等多种原因,房产证的办理始终“没个说法”。

没有房产证房子无法交易、小孩子入学程序繁琐、落不了户、年岁大了上楼费劲想换房子……这些年,居民们没少东奔西走。“因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缺乏经验,我们一开始真的不知道如何入手。”于2021年接手该工作的六里桥街道信访办工作人员姜厚温说道。“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小白’,但我觉得我是个‘大白’,甚至是个‘老白’,再困难也得一项一项办、一件一件碰。”

△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田涛到六里桥街道开展接访工作,倾听群众心声。

为让居民们早日拿到“大红本”,街道工作人员多次召开会议、成立专班,并来往于各个职能部门。得知此情况后,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田涛来到街道听取居民建议,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调度工作,同心协力攻坚克难。

在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交易大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六里桥分中心、区园林局、区房管中心、区房管局房改办等部门的同心协力下,经过一番番抽丝剥茧,工作人员理清情况、了解政策、查找档案、开具相应证明、递交材料、等待审验……终于在今年6月,18位退休职工“盼”来了房产证。

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交易大厅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六里桥分中心

丰台区房管中心

△街道召开房本发放仪式

“尊敬的街道信访办及各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你们访实情、听民意,接诉即办、一办到底,彻底解决了我们18户居民的心头事、烦心事,是‘领导接访制度’和‘12345热线’搭起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您们辛苦了!”发放房本仪式中,居民代表深情地诵读大家共同签名的《感谢信》。看到自己手中的“大红本”,大家感到无比欣喜和激动。“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全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排民忧。”

截至目前,街道已将18户房产证陆续发到居民手中。下一步,六里桥街道将持续发力,用心用情为居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尽心竭力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说明:本图文由家住丰台编辑发布,转载或摘编须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信息来源:丰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爱六里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