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行 方清

近日,在某县职业教育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该县审计局审计人员通过延伸审计培训机构,发现某县职业教育中心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违规行为。

发现疑点


【资料图】

由于在审计中遇到了瓶颈,审计组一大清早便开始头脑风暴,召开审计工作碰头会,一起商讨审计思路和突破点。

首先由主审谢青华介绍疑点情况:“在2018至2022年的审计期间内,上级部门根据某县职业教育中心每年制定的培训任务拨付资金,某县职业教育中心在收到资金后接着支付给了培训机构。我们首先调阅相关资料,发现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料较为完整,也完成了某县职业教育中心制定的培训任务,暂时未发现其他疑点。”

“如果只看到这方面的话,那仅仅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面,而没有查出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近五年真实的培训情况;其次延伸培训机构,审查培训人员范围是否合规,以及培训是否真实;最后再根据花名册对培训人员进行电话核实,等落实完以上事情之后我们再商定下一步的审计工作思路。”经过胡副局长的分析和点拨,审计组顿时觉得明朗起来,审计人员李欣静、张亚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声嘀咕道:“我明白了,审计不只是发现问题,更应该透过表面查清楚问题的本质原因,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经济体检’的作用。”胡副局长笑了笑说:“对了,干审计就要多画几个问号,多动动脑筋,才能少走弯路。”

追根溯源

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座谈了解,被审计单位人员解释道:“时间有点长了,记不太清了,好像是与培训机构长期合作,双方比较信任,所以培训机构先行垫付,等资金下达后再拨付给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也同意这种做法。”显然,审计组不能听取他的一面之词。

在与被审计单位的座谈中没有找到突破口,接下来审计组延伸审计了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负责人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谨慎、精明的人,在延伸过程中始终跟在审计人员身边,时不时打断审计人员与培训工作人员的对话,生怕培训工作人员说漏嘴一样。一番了解下来,培训机构的解释好像与被审计单位提前商量好一样,说法如出一辙。之后,审计组通过对培训学员电话回访试图寻找突破口,但事与愿违,也未发现任何疑点,至此,该审计事项再次陷入僵局。

回到单位后,审计组再一次对各方了解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真实的培训资料,培训人员身份信息真实、培训人员结业证书齐全,而且电话回访的学员还都参加了培训,那会不会某县职业教育中心来了个偷梁换柱,直接使用了之前的培训资料,这样我们之前核实的情况也就能解释得通了。

原形毕露

经过审计人员分组审计核查,终于发现培训机构在给某县职业教育中心承接的培训项目进行培训的名单中,有部分培训视频完全是伪造的虚假视频,有部分培训人员为某县职业教育中心教职工及学生,还有部分学员人员培训名单重合,仅仅打乱了人员名单顺序重新做了花名册,培训的时间、课程表、老师全部一致。

至此,该县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培训机构通过编造虚假资料、骗取财政资金的真相浮出水面,这场“真假培训”终究在审计人的法眼下现出了原形。

启示

伴随着各级部门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各级培训资金也逐年增多,部分单位人员心存侥幸,采取各种手段套取资金,值得警惕和反思。

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筑牢监督防线,堵塞监管漏洞,防止财政资金流失。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审计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