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汾河太原段(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十年来,生态环境是山西变化最大、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在19日召开的“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山西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优良天数比例由2017年的65.7%提高到72.1%,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5%,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5%,SO2平均浓度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改善幅度,降至去年年底的1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由55微克/立方米降低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区间。

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时,山西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拓步前行,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山西履约率达99.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山西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889万千瓦,占比达到34.3%,2021年GDP增长中78%是由非煤产业拉动的,绿色发展的韧性、持续性、竞争力不断增强。

作为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水质的提升事关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在今年年初,由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专门针对汾河保护工作的《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于3月起开始施行。

“三晋母亲河汾河全部提升到Ⅳ类水质以上”,王延峰介绍说,山西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55.2%提高到72.3%,沁河、丹河、滹沱河、清漳河等河流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生态环境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蓝天常驻、碧水长清、黄土复净的美丽愿景加速实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