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李婉宗)7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为组织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2022年,团省委将实施20条举措,助力乡村青年人才成长。


(资料图片)

团省委将通过持续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实施农村青年技能提升行动、深化“青春兴晋”行动等14条举措,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着力点,助力乡村青年人才成长,帮助乡村青年创业,选树表彰扎根“三农”领域的先进青年典型,引导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其中,在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工作中,将依托合作企业的区域电商平台和青年创业示范园区,侧重对我省青年电商“村播”人才培养,预计2022年将培训返乡创业青年电商5000人;在实施农村青年技能提升行动中,将针对农村青年从业相对集中的农业、建筑、服务等行业中,结合用工需求,对农村青年开展技能培训,预计2022年将培训10000人;在开展“乡村振兴青年返乡创业”专项服务中,面向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帮助不少于50个创业项目申请15000元(每个)的资金扶持。

另外,为助力乡村社会建设,鼓励广大乡村青年积极创建乡村振兴青春战队。团省委还将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动员优势,持续推进“美丽山西·青春行动”、举办“青春理响晋行时”宣讲活动、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等6项措施,引导带动各级青联、学联、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新经济组织等青年组织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社会建设,帮助乡村困难学生学业。其中,在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中,2022年,将资助困难家庭学子不少于8000人,同时,团省委将持续打造“小马成长计划”和“臻心计划”品牌项目,将工作重心从提供“物”的硬件帮扶向关注“人”的软件支持转移。

链接

1.持续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将依托合作企业的区域电商平台和青年创业示范园区,侧重我省青年电商“村播”人才培养,2022年培训返乡创业青年电商5000人。

2.实施农村青年技能提升行动,结合用工需求,2022年培训10000人。

3.深化“青春兴晋”行动,将推动在全国重点院校建设“学子归巢工作站”。

4.优化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将招募志愿者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服务工作。

5.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开展青年典型寻访选树宣传活动,选树100名优秀乡村青年典型。

7.开办2022年山西“青马工程”农村班和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青马工程”培训内容,选拔培养农业农村领域青年骨干。同时,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

8.举办第九届“创青春”山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将设置“乡村振兴”赛道,吸引各方面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

9.举办2022年“振兴杯”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将在竞赛设置上向农业特有工种倾斜。

10.助力青年就业,整合各类资源,举办山西共青团大型线上线下招聘会,收集并发布岗位信息不少于20000个。

11.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将加强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帮助不少于2100名毕业生找到工作,用好“团团微就业”等信息化平台。

12.推进“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以直播活动为牵引,围绕绿色发展、老区建设、民族团结、乡村文旅、农民丰收节、定点帮扶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不少于30场。开展“中国青年年货节”直播助农活动,促进农产品线上成交量。

13.开展“乡村振兴青年返乡创业”专项服务,面向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首次创业并带动1人以上就业的,在工商注册且有正常纳税记录的,帮助不少于50个创业项目申请15000元(每个)的资金扶持。动员县域青年创业组织以及各领域青年创业者在线学习“数商青年”等系列云课。

14.优化“青创板”推荐挂牌政策,高质量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企业在山西“青年创业板”展示培育,年度新增挂牌企业不少于240家,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相关产业,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模式成熟的项目。

15.加强基层团组织标准化建设。

16.持续推进“美丽山西·青春行动”,将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宣讲,推进“保护母亲河”净滩行动。

17.举办“青春理响晋行时”宣讲活动。

18.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将资助困难家庭学子不少于8000人,打造“小马成长计划”和“臻心计划”品牌项目,将工作重心从提供“物”的硬件帮扶向关注“人”的软件支持转移。

19.深化实施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继续推进灵丘、石楼和临县等3个县12个项目村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关怀帮助工作,开展活动不少于400场,累计服务留守儿童不少于10000人次。

20.继续开展“伙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项目,为安置区青少年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政策宣传、社会融入等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500场,累计服务青少年不少于5000人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