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现场发布了碳中和绿色品牌影响力共建单位。 本报记者张剑雯摄
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的典型代表,符合能源转型升级方向和优化能源结构要求,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随着未来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将愈加突出,而数字化赋能有望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在电力系统的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各环节全面发挥作用。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已成能源行业共识。
9月2日,作为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1+3+N”等活动中13场分论坛之一,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成功举行。该论坛以“数字技术重构能源生态”为主题。围绕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热点话题,与会嘉宾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并一致认为,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劲动能,预示着一个充满想象的绿色低碳时代正在开启。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电力行业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提升终端用户电气化水平,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电力系统重组建设的重点,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契合全球电力转型大势。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建玲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力。“十四五”期间,华能集团将继续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数字化营销水平,推动能源电力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总体路径是要在确保国家电力安全的基础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具备电源清洁化、柔性化、数字化等特点。按照碳达峰、深度低碳、零碳的不同阶段,在2031年到2050年,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量要取代传统电力占据首位,2051年到2060年,风电光伏的发电量要提升到60%。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祁太元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我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下,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多元清洁供给体系,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建立多元终端用能体系,形成灵活消费体系;推进电网数字智慧转型,加快能源互联网转型;推进灵活调节能力建设,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加强电力系统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推进配套政策机制建设,提升支撑化保障能力。他表示,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枢纽平台,要主动适应能源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实现在形态、技术、功能、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加速向能源互联网转型。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牢牢扛起全面深化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把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风光发电基地、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努力成为全国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本报记者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