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省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9月2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工作举措和明显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迫切愿望,是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实际举措。省委、省政府对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担任第一主任的专项行动办公室,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自今年4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突出打击整治“十类重点”,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专项整治、优化服务“四管齐下”,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乱象问题,打了一场整体战、攻坚战,打击整治成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得到有力遏制。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稳、准、狠”的要求,依法严惩各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形成强大打击声势。公安机关把打击锋芒对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通过宣传推广全国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深挖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调集精锐力量,实施“抓幕后、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全链条穿透,加大破案攻坚力度,快侦快破了一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全省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3401条,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1954起,打掉犯罪团伙5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92人,查扣冻结涉案资金29.13亿元,追赃挽损4.17亿元。特别是公安机关侦破的晋龙泽、李小龙等重大案件受到公安部的通报表扬。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提前介入,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快捕快诉,已批准逮捕121件243人,起诉66件181人。审判机关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养老诈骗犯罪案件优先立案开庭,通过院庭长带头办案、开展集中宣判、及时向社会公布等举措,推动养老诈骗案件依法快审快判,宣判36件96人。通过专项行动,一批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高度关注的诈骗案件得到高效侦破,一批欺诈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被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有效震慑,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得到有力打击遏制。
养老领域涉诈问题得到集中整治。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10类涉诈问题隐患,全面深入排查,强化执法检查,依法查办了一批行政违法案件。网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及时处置清理涉诈信息,梳理涉诈线索,排查出涉诈问题隐患。民政部门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大排查,对存在涉诈风险隐患的机构通过完善登记、查处和取缔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置。自然资源部门对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进行核查,违规改变用途者被给予行政处罚。住建部门排查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介机构、物业企业,整顿问题企业,清理违规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卫健部门对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市场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风险分级全覆盖管理,立案查处涉老广告案件。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涉老企业纳入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监测范围,整治各类市场主体。银保监部门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地毯式”风险排查,采取风险提示、约谈、书面告诫、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置方式消除潜在隐患。通过专项行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领域涉诈问题得到集中解决,一批养老领域经营不规范、存在诈骗苗头隐患的机构企业得到整治规范,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
社会防范养老诈骗意识得到全面提升。各地各有关部门将宣传发动贯穿始终,充分展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坚定决心和成效,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中央驻晋和省内媒体记者组成报道团队,开设专栏进行宣传。各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综治中心、网格员等力量作用,对老年人“点对点”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各级政法单位结合公开宣判,加强法治宣传,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
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各地各有关部门对涉及养老诈骗的刑事、行政和信访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努力发现老年人急难愁盼的现实需求。民政部门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30个养老幸福示范工程项目,全省6个市建立了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养老。建成农村老年人照料中心近7000个,惠及农村40多万留守、空巢老人,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出台了一次性建设补贴、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事业促产业,产业带事业,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本报记者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