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太忻建设,按照“三年成型、五年成势”的总体目标,完善住房体系、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宜居水平;建设公园绿地、开展绿色建造,推动绿色发展;支持转型升级、优化工程审批,提升城市活力……
(资料图片)
1月3日,省住建厅传来消息:《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实施方案》已出台,通过打造宜居、韧性、人文、绿色、智慧、活力太忻,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发展样板,形成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引擎。
今年拟改造737个老旧小区
《方案》明确,全面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攻坚行动,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要求,分类推进实施。重点抓好建筑节能、燃气等安全设施、充电桩等基础类内容,优先将养老托幼、日间照料、社区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作为提升改造内容。2023年,太原和忻州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37个,涉及户数121458户,涉及楼栋数3004栋。
面向城镇住房、收入“双困”家庭,实行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并举,加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以太原市为重点,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实现全省房屋网签信息实时共享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太原、忻州两市公积金中心升级改造核心业务系统,率先实现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全程网办。
推动太原、忻州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试点建设,配置完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构建安全便捷、设施完善、管理智能、全龄友好的完整居住社区,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
构建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体系
构建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体系。提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通行效率,加强太原和忻州交界地区市政道路的顺畅连接,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系统,不断提高路网密度。建设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构建连续、通畅、安全的城市慢行系统。加强机场、车站、大型商业中心、停车场等城市重要节点周边的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交通环境。
加快推进太原市、忻州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消除盲点,打通堵点,分别建立联通、联动、联调的污水收集管网运转体系;启动老旧破损污水管网更新修复工程,逐步消除箱涵、无钢筋的素混凝土管道、砖混结构涵洞、明渠等类型污水收集管网,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支持太原市建设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山西省海绵城市建设步伐。指导太原市、忻州市结合城市易涝点治理和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实施项目,在水系整治、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管网改造等项目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
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指导太原、忻州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做好超大体量公共建筑、重点地段和超高层地标建筑设计方案的论证备案管理,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打造城市精品建筑。指导太原、忻州尊重城市自然山水环境,加强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依托城市滨水空间、历史风貌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区、大型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打造城市特色片区,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营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
指导太原市、忻州市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人口密集的中心区、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构建大、中、小布局合理的多层级公园绿地体系,通过绿道将城市广场绿地、大型公园、社区公共绿地、口袋公园等串联成网,构建结构完整、级配合理、均好分布、功能完善的绿地系统。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超限高层建筑执行三星级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要优先采用钢结构,稳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打造住建领域一流营商环境
发挥奖励资金激励效应,吸引外省具有施工特级资质(综合资质)企业迁入,支持太忻相关建筑业企业申请特级资质。持续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对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筑工程项目参建市场主体的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缩短项目开工时间。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开展联合验收“一口受理”,简化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在太原市、忻州市试行对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开展单独竣工验收。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明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合理确定设施类型、数量和规模,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化、分散化、无害化处理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处理。力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8%以上的自然村。
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五年行动,实施示范引领、数字展现、保护传承、品牌建设专项行动,打造精品项目。完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现有15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全覆盖。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