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经历了2022年一轮洗牌后,保利发展“进三争一”的目标在销售额有着最直观表现,财务指标也值得观察。
据3月30披露的年度报告,2022年,保利发展实现销售签约面积2747.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5%,实现销售签约金额4573.01亿元,同比下降14.51%。该销售签约金额同比降幅分别优于行业、前100房企12.19、27.79个百分点,且全年销售额排名由上年的第三升至行业第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公司着重指出,2022年保利发展市场占有率3.4%,为连续7年提升。
但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保利发展表示,报告期内主要为前期低利润项目成为结转主力,导致毛利率水平、投资收益规模下降。公司毛利率为22.01%,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实现投资收益42.01亿元,同比下降32.36%。
受此影响,去年保利发展实现营业总收入2811.08亿元,同比下降1.37%;实现净利润270.11亿元,同比下降27.37%;归母净利润183.47亿元,同比下降33.01%。
从业绩报告不难发现,出于“以销定产”策略,在销售额下降的同时,保利发展2022年新拓展项目亦13%降速。
但对比同行,保利全年新拓展项目91个、总地价1613亿元的表现稳坐房企购地榜首。
而在房企普遍紧张的资金方面,保利发展仍提升了直接融资比重,累计发行公司债113亿元、中期票据150亿元,合计规模同比增长40.72%,直接融资平均融资成本2.88%。
或许是基于较稳定的综合表现,对于2023年,保利发展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
“中长期来看,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稳定,新房销售仍有望保持10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对于优质房地产企业而言,新的发展阶段也孕育着新的机会。”
“争一”成功
关于保利发展的销售排名,今年来一直被关注,更有人笑称为“躺赢”,因为相比全年14.5%的降幅,万科-33.6%、融创-71.7%等同规模企业的降幅,直接将保利发展送上了亚军位置。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保利发展实现销售签约面积2747.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5%,实现销售签约金额4573.01亿元,同比下降14.51%。
对比行业及前100房企,保利发展销售签约金额同比降幅分别小了12.19、27.79个百分点,市场排名升至行业第二。
观点指数报告的统计也体现了这一点,去年1-12月,前20房企实现权益销售金额30095亿元,同比下降30.7%。其中,前三的房企碧桂园、保利发展和万科分别录得权益销售金额3475亿元、3068亿元以及273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7%、15.6%和33.1%。
头部房企的销售景气程度高于其他房企,与前100房企平均水平相比,前20房企销售下滑幅度减少了23.5个百分点。
优于同行的销售表现,还在今年1-2月将保利发展送上了全口径销售榜首位置。
据此前公告,2023年1-2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387.3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5.33%;实现签约金额638.29亿元,同比增加22.09%。2月单月,实现签约面积2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5.51%;实现签约金额342.84亿元,同比增加42.98%。
按照观点指数发布的《2023年2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保利发展全口径销售金额位列行业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万科587.5亿元、碧桂园562亿元。权益销售金额则较碧桂园少6.1亿元,位居第二。
对于去年销售降幅优于行业的表现,保利发展表示,公司始终聚焦核心城市,区域深耕效果持续显现。数据显示,该公司重点布局的38城销售贡献占比达86%,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珠三角、长三角销售贡献为5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在销售额出现下滑的同时,保利发展去年新拓力度也有相应减弱,但依然成为了行业中拿地较多的企业。
年报数据介绍,其2022年新拓展项目91个、总地价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13%,拓展容积率面积1054万平方米,拿地销售比为35.27%。
观点指数统计显示,以全口径销售金额和全口径新增土储金额计算,截至2022年11月末,多数房企拿地销售比均在40%以内,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建发房产拿地销售比接近40%。
在保持拿地节奏的同时,面对城市分化持续、有效市场边界收缩的特点,保利发展表示坚持聚焦“核心城市+城市群”,去年38城拓展金额占比98%;坚持以住宅为主的拓展策略,报告期内新增住宅货量占比93%,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同时,响应“租售并举”住房体系要求,通过公开市场拿地、项目合作等方式,获取了福州、上海等地的保租房项目。
另一方面,随着去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竞争环境改善、供地量增加,保利发展下半年新拓展项目总地价金额为1007亿元,占全年比重的62%。
新的机会
虽然在销售、拿地方面均有表现,但对于房地产行业不明朗的环境,“交付”是保利发展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利发展于报告表示:“公司以资金平衡为导向,在灵活调整投资节奏的同时,坚持‘以销定产’,全年实现新开工面积23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
报告期内,保利发展实现交付25.9万套,同比增长26%,保障了营收规模的表现,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11.08亿元,同比下降1.37%。
同时,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70.11亿元,同比下降27.37%;归母净利润183.47亿元,同比下降33.01%。主要为前期低利润项目成为结转主力,导致毛利率水平、投资收益规模下降。公司毛利率为22.01%,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实现投资收益42.01亿元,同比下降32.36%。
其实关于利润下降等表现,在3月初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保利发展管理层就曾表示,主要源于房地产项目竣工交付并结转收入,同时受项目结转毛利率、权益比例等下降的影响,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减少。
面对行业毛利率整体下滑的情况,管理层也表示,现在销售、结转的主要是2019-2020年土地市场较热情况下拿的地,因而在市场调整过程中有些项目利润率会有波动。
“很难确切地讲利润率在某一个时点就一定是扭转过来。”参会股东转述管理层的表态:“对利润率波动的预测可能比以前会更困难一点,随着市场修复,会带来正面的修复。”
保利发展今年仍以“保交付、稳营收”为主题。
该公司披露,2023年计划完成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直接投资3510亿元、计划新开工面积2000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4450万平方米。三项数据对比2022年的计划,分别为-3.84%、-50.12%、5.18%。
开工量继续减半的同时,竣工量在增加。或许在稳营收的要求下,保利发展“保交付”计划也只能许增不许减。
对于当下房企紧张的资金面而言,保交付之外,另一个主要任务依然是降负债,保利发展却仍能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据业绩报告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累计发行公司债113亿元、中期票据150亿元,合计规模同比增长40.72%。融资成本优势明显,发行利率多次为同期同行最低,直接融资平均融资成本2.88%。”
截至报告期末,保利发展有息负债规模为3813亿元,综合融资成本仅约3.92%,较去年末下降0.54个百分点。
于报告期末,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8.4%、净负债率为63.6%、现金短债比为1.57,三项指标均符合“三道红线”中绿档企业标准。
对此,保利发展表示,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合理,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占有息负债比重为21%;流动比率为1.54,“偿债能力突出”。
为了强化经营现金流,保利发展同时也在加强资金回笼管控,报告期内实现回笼金额4271亿元,回笼率为93.4%,连续4年保持在93%以上。
据观点新媒体查阅数据,保利发展已连续5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年内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亿元,五年累计超842亿元。
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保利发展2022年负债合计11482.73亿元,同比增加4.67%。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由605.75亿元增加31.98%至799.47亿元,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到期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借款增加。
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765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12%。
对于2023年,保利发展认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其认为,2022年,政策层面不断加大需求端的扶持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在供给侧加大对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11月以来的信贷、债券融资和股权再融资等支持房企融资的三箭齐发,以期提振市场信心,但受制于经济增速放缓和居民整体预期不足的影响,市场表现短期内难以快速改善回升,市场主体的信心修复仍需要一个过程。
“中长期来看,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稳定,新房销售仍有望保持10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城市分化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增长、人口流入、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将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居民诉求从“有住房”转向“住好房”,也将带来充裕的改善性需求;同时,住房供应体系的不断丰富,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结构性机会。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仍依赖于经济复苏和居民信心恢复的进程,而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也给这一进程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保利发展还表示,行业竞争格局将不断优化,参与主体趋于理性,“房住不炒”形势下或将促使房价、地价趋于平稳并保持合理价差,进而给行业带来长期稳定的盈利空间。
同时,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将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房地产企业的产品、成本、开发、配套服务、品牌信用等系统化的专业能力将有更显著的市场区分度,并集成为管理红利帮助企业获得优于行业平均的经营表现,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对于优质房地产企业而言,新的发展阶段也孕育着新的机会。”保利发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