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赠送的番茄酱过了保质期3个月;“凉拌西红柿”换了菜名提了价,遇到这些情形,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0月31日,在最新一期的消协律师值班活动中,国浩(太原)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史小杰为您解析案例。

赠送的番茄酱过期餐厅道歉

案例回放

吕女士在某餐厅就餐时发现,儿童套餐里的番茄酱已过期3个月,向服务员反映后未得到处理,便向消协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消协工作人员责成该餐厅负责人向消费者道歉,消费者表示谅解,不要求赔偿。

史律师

餐厅为消费者赠送的番茄酱超过保质期,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违反了消法第八条,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此,提醒消费者购买食物或在饭店消费时,要看清楚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如有问题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或行政部门反映。

“凉拌西红柿”变名提价烧烤店补偿

案例回放

消费者朱先生在某烧烤店消费时发现,菜单标价12元的“凉拌西红柿”收银时变成15元的“雪衣红娘”,多收了3元,要求商家退还。消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后,认为情况属实。烧烤店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补偿消费者500元。

史律师

价格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根据消法第八条规定,烧烤店采用“阴阳价格”进行结算,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理应承担责任。在此,提醒消费者,结账时务必核对小票,看是否与消费内容吻合,如果不一致,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短评

守法经营是底线

“遵纪守法”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底线,也是企业经营的底线。

上述案例中,番茄酱超过保质期,“凉拌西红柿”变身“雪衣红娘”并提高价格之类的行为,生活中并不少见。归根结底,是企业经营者心存侥幸,缺乏守法经营的底线意识,漠视法律法规所导致的。

消费者的每一项合法权利,都对应着生产经营者的一项法定义务。生产经营者必须紧绷守法经营这根弦,把底线意识根植心里,一切生产经营行为都依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进行,才会不触及底线、不逾越红线,发现有触线苗头才会及时制止纠正,才会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消费公平才会实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