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 机构:已在学习细则,看如何与自身业务结合

每经记者:涂颖浩 袁园    每经编辑:马子卿

2023年6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与上海市市长龚正,在陆家嘴论坛期间宣布启动再保险“国际板”。与此同时,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玉雯 摄


(资料图片)

上海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细则》以构建面向全球的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为核心,通过建立中国规制、标准,引导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全球再保险产业合作,为全球风险保障和金融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助力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风险保障格局和金融合作关系。

构建交易清结算一体的新型再保险交易市场

据悉,《实施细则》围绕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等具体内容共制定二十二条政策举措。

在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方面,着重通过数字化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再保险交易体系,发挥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构建交易清结算一体的新型再保险交易市场,在全球传统的再保险交易体系下提供中国方案。

此外,通过支持各类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在沪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向上海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集中,聚集中国力量支持全球风险再分配,为全球风险保障和金融资源配置贡献中国力量。

在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方面,建立国家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数据交换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提升再保险承保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再保险产品创新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发行和交易试点,完善巨灾风险和特殊风险分散资本补充机制。

在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方面,建设再保险“国际板”,依托高透明度的场内交易设施和规则,打造对接全球风险分散的国际分入统一大市场;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立足境内,辐射全球的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对区内实施国内领先、对标国际的再保险营商环境支持;实现境内再保险跨境收支结算便利化,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和缩短结算周期;打造上海国际再保险会展品牌。

在增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方面,给予人才引进、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等支持政策,鼓励政府、高校、企业协力加强上海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上海保交所表示,统一的制度规则是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基石。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各方,完成再保险“国际板”登记制度、交易规则、资金结算、跨境便利等方面规则制订,初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再保险“国际板”规则体系,通过对再保险“国际板”参与方及业务标的实施必要的信息登记、信息披露和风险信息共享,切实防范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信用风险、恐怖融资风险和洗钱风险,将再保险“国际板”打造成为交易风险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为集中的示范性场内再保险市场。

参与机构:充分积极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据了解,《实施细则》已于日前发送到各个参与机构手中,从业者们也在积极学习相关内容。有业内人士表示,“《实施细则》明确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路径,形成了各方政策支持合力。”

“我们目前已在学习《实施细则》,看是否能结合自身业务去为行业做一些事情。”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所在机构充分积极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最初始于2022年的“第四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首次释放出建设再保险“国际板”的信号。

根据规划方案,再保险“国际板”将以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为切入点,以国际再保险分入信息和数据全口径统一登记为基础,配套综合交易服务、风险监测、跨境便利、财税支持和信息披露等功能,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据悉,2022年,我国分出至境外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83亿元,再保险逆差近4倍,与全球再保险市场进一步深入双向融合仍需加强。而从目前的《实施细则》来看,其提到的内容均跟之前的建设方案一脉相承。

上海保交所表示,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是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平台运营方,上海保险交易所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持,为再保险“国际板”提供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再保险交易系统,在保证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再保险行业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为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和精细化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实施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