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是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近日,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6部门共同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促进我省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方面作出详细部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方案》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四大方面20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促进绿色消费的完整制度政策体系。

“小”行为“大”习惯

绿色消费改变生活方式

太原市小店区的薛先生最近忙着布置新家。购买家电时,他重点研究了节能类产品。他向记者介绍,节能产品现在的价格高一点,但是长远来看,不仅省钱,还能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对于山西大学在读学生王多多来说,绿色消费体现在交通出行方面,“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是她最常采取的出行组合。

太原市民蔡大妈购物时习惯自备棉纺手提袋,基本不使用塑料袋。她告诉记者:“一次性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埋到地里需要200年才能腐烂,严重污染土壤。”

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此次《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绿”理念“绿”行为

引导消费新时尚

交易闲置物品也是绿色消费?答案是肯定的。

《方案》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和服装等二手交易,优化交易环境。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在社区周边空闲土地或划定的特定空间有序发展旧货市场,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促进辖区内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

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指出,作为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闲置物品交易,可以有效推动可回收资源的高效利用,在闲置物品交易领域和消费环节实现碳减排。每一单闲置手机的交易,至少可以实现约25公斤的碳减排量,而家用电器等闲置物品交易可实现的碳减排量还要更高。比如一台家用电冰箱的闲置交易,可实现的碳减排量高达130公斤。

作为闲置交易物品平台的常客,“90后”的运城市民小吴从3年前就开始使用此类平台,目前已卖出总价值上万元的物品,也购入了10多件物品。“对我来说,利用平台进行闲置物品交易,不仅可以省钱,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物尽其用,这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她说。

绿色消费倒逼行业升级

“绿色+创新”创造消费增长点

绿色有机食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环保型展台、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方案》对于绿色发展的部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产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在省城美特好超市发现,有机蔬菜的价格虽然贵一些,但购买的顾客依然不少。“更健康”是吸引这些顾客的理由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2.8倍。作为国内首家取得纯电动及氢燃料重卡双公告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部署,持续进行产品优化升级,累计获得各项授权技术专利1700余项,形成了完整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线。如今,他们又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展现了实力,其全新研发的“远航”系列高端纯电动汽车,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高性能、超长续航的特点,为大运新能源“弯道超车”增强了动力。

像大运汽车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绿色作为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

“绿色消费是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省社科院相关人士介绍。

本报记者 王龙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