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培养锻炼高素质人才队伍,助推地方社会民生事业发展,2021年,我省启动“山西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挂职服务项目,促进高层次人才与地方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紧抓医疗核心
(资料图)
强力带动临床水平提高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昌辰作为我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朔州队长,2021年赴朔州市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报到的第一天,胡昌辰就接到朔州市人民医院电话,一位脑出血患者需紧急会诊。他立即赶往医院,仔细评估患者脑CT影像学资料,结合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且未规律服药的情况,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随即调整甘露醇脱水剂量及促醒治疗方案。当天患者意识就逐渐清醒,转危为安。
有位来自忻州市偏关县30多岁的患者停经泌乳近1年,当地医院做核磁检查后建议其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查询到科技博士服务团入驻朔州市人民医院,遂驱车赶来,检查后诊断患者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建议采用药物治疗。经连续用药,患者泌乳素逐渐正常,泌乳现象消失,月经也慢慢恢复。
朔州市中医院一位骨科医生的父亲脑出血,胡昌辰为其做手术,患者术后2周出院,一侧偏瘫肢体较术前大有好转。该医生高兴地说:“以前医院的脑出血患者,大部分转到太原的省级医院做手术。这次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城专家的手术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真挂”不“虚挂”,做实事、出实招、见实绩,用实际行动诠释职责担当。一年来,科技博士服务团队员开展免费义诊活动,走遍了朔州6县(市、区);3名“中医博士团”队员到刚成立的朔州市中医院出诊帮扶;在不同医院挂职的队员交流互动,促进了当地医院业务水平提高。作为队长,胡昌辰积极发挥自身桥梁和纽带作用,牵线朔州市人民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签订脑卒中中心协议、神经外科专家工作站协议,和山西医科大学靶向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省校合作协议,促进朔州市人民医院各学科各专业快速发展。
重视科研教学
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科研水平是评判医疗机构、医学学科和医生等级的核心指标。胡昌辰到岗后,分管医院的短板即科教工作。他积极调研,建立微信群“朔医科研群”,组织观看科研培训讲座;组织全院医师首次申报朔州市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9项目成功获得立项。今年初,他组织全院医师申报山西省卫健委科研项目,克服大家没有申报过省级课题的胆怯心理。今年7月,省卫健委开始申报“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项目,胡昌辰申报的科研项目入选获批,实现了朔州在省卫健委“四个一批”科研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朔州市人民医院普胸科医生黄戟告诉记者:“我院科研是弱项,每次评审科研总是拉后腿。科技博士服务团的到来,让大家有了申报科研项目的意识,补起医院科研工作短板,极大增强了全院医护人员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兴趣,打开了医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有医护人员在医院微信群里留言:“这些科研成果的立项,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成就感、获得感。”
如果说医疗、科研工作决定医院的业务水准,那么教学工作则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师的教学基本功,博士服务团在朔州市人民医院组织全院首届医师技师讲课比赛,激发了全院医师技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朔州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底和山西大同大学签署协议,成为该大学的教学医院,使得大学教学医院在朔州有了“零”的突破。今年6月,朔州市人民医院7项省继教项目获省卫健委评审批准,实现了该院省继教项目申报获批“零”的突破。
发挥引领作用
助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朔州的公立医院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基础相对较差。此次省委组织部专门选派支持朔州的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队员全部来自医疗战线,为朔州区县医院医师提供技术帮扶,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朔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唐俊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与普通医疗队不同的是,博士服务团的到来不仅提升了基层临床医疗技术水平,还通过举办科研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同步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牵线搭桥,把省城专家团队引到朔州大地上来,真正全方位提高挂职单位各科室医疗水平。”
“科技博士服务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服务。”胡昌辰认为,博士服务团队员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带动本地专业干部或专业人才迅速成长起来,这既是省委组织部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的服务初衷,也是发挥博士服务作用的最大体现。
除了带来优质医疗服务,科技博士服务团也成为培养锻炼优秀人才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在基层的吃劲岗位上经受历练,在实践中百炼成钢。
山西省眼科医院博士王晓刚挂职应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谈起自己的感悟,他说:“挂职一年来,真正体会到省委组织部选派博士服务团挂职的意义,博士们到基层的市县乡村服务,不仅补齐了各地市的医疗资源不足,对个人来说,通过锻炼,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也更加感受到医者仁心的这份责任。”
本报记者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