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车当然不怕问世晚,但苏伟铭和BeyonCa的健康服务理念还需市场来检验

文 | 邓雨洁 郭怀毅

编辑 | 赵成


(资料图)

▲ BeyonCa创始人兼董事长苏伟铭

“技术的发展要服务人的最核心需求。”作为前大众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有着数十年汽车从业经验的苏伟铭给出了他对造车的深层理解。

也正是在这样的底层逻辑之下,苏伟铭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造车新势力,一个试图将健康服务与豪华品质相结合的全新电动车品牌——BeyonCa。

10月30日,BeyonCa在北京、慕尼黑和新加坡同步完成了全球处子秀。作为BeyonCa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苏伟铭还向外界展示了代表公司独特定位和造车水平的GranTurismoOpus 1。根据规划,BeyonCa将于明年春天公布第一款车型并宣布品牌中文名;2024年,第一台量产车将正式下线。

事实上,自特斯拉掀起了电动汽车的大幕以后,国内就涌现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其中最为外界熟知的莫过于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后,三家企业都已经走过了从0到1的阶段,接下来的目标是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让企业从1走向10,甚至是100。

▲ 图源:网络

那么,苏伟铭为何选择现在入局新能源赛道,这又是否为时已晚?

“不会晚。”苏伟铭十分坚定自己的判断,早在六七年前就有投资人希望苏伟铭做新能源,但他认为供应链尚未成熟。

在苏伟铭看来,电动车的S增长曲线上升阶段会在2025年左右到来。所以,2025年到2030年是最恰当的时间段,届时相关的技术和供应链会比较成熟。“这种情况下,BeyonCa有一个机会窗口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5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3.5%。照此来看,苏伟铭对行业发展的预测有其合理性。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仍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但目前的市场竞争却已经异常激烈。

2020年,国产Model 3在中级电动车市场还是一家独大。但今天,蔚来ET5、小鹏P7和比亚迪汉等一众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纷纷入局。两年前还是一片蓝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已经变成堪比燃油车的“红海”。

各家新势力为了能够突出重围可谓各显神通,以蔚小理为例,蔚来注重服务,小鹏主打智能,理想以增程技术为亮点。那么,BeyonCa如何在这片红海中突出重围呢?

▲ 图源:网络

苏伟铭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深度场景定义汽车”打造BeyonCa出行与健康相融合的生态体系。

“我们对健康非常重视。”苏伟铭在阐述BeyonCa的健康服务体系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50岁左右。他说BeyonCa的车出来我肯定愿意买,无论你是30岁、40岁、50岁,人一旦到了担负家庭责任的时候,有这种感触是很自然的。”

不难发现,BeyonCa的用户画像瞄向了对健康有较高要求的群体。回归产品层面,BeyonCa似乎打开了一个新的蓝海市场,将健康管理嵌入车内。当驾驶员在驾驶、泊车有压力、路怒症、疲劳时,很可能诱发心血管方面的原有基础疾病,BeyonCa的产品可以检测并且让车辆作出反应,保障车内人员安全。

只有检测是不够的,苏伟铭想要做的是一个闭环,也就是“全感知、全显示、全触达”。除了检测,还需要有后续跟进和解决措施。例如云医生可以快速判断车主和乘客的状态,让健康顾问做出更具体的救援响应。此外,云医生还可以把用户过往的电子病例迅速进行整合,便于后期更有针对性和更精准的治疗。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会有多少消费者关注上述健康功能呢?车内医疗场景的出现频率高吗?

苏伟铭却认为,不应去纠结这样的东西。

“有时候是一种愿景。”在苏伟铭看来,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在创办新加坡航空的时候,就遇到了争议,新加坡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有建国家航空公司的必要吗?“李光耀的愿景是让新加坡成为一个枢纽,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愿景。”

这一次,我们和苏伟铭的团队一起聊了聊,他们有BeyonCa传播负责人段峥峥、BeyonCa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刘少山、BeyonCa用户体验及产品负责人任恬、BeyonCa健康生态服务负责人龚屹和BeyonCa首席健康官郭欣。以下是采访摘录,略有删节。

谈创业和挑战:现在入局不晚,我们的目标是聚焦健康领域

▲ 图源:网络

问:作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选择从0开始创业?还选择创业难度最高的整车方向?

苏伟铭:我做了一辈子职业经理人,六七年前就有多位投资商希望我做电动车。但那时候不能做,因为供应链还不成熟。供应链不成熟意味着要烧钱,烧钱不是一个符合经济逻辑的做法。

初创公司有很多挑战,但好处是企业文化没有包袱。我们的造车队伍都是世界级专家:最好的医生团队,最好的互联网背景同事,坐在一起辩论,互相尊敬,但充满火花。

我们在设立BeyonCa的时候,没有想过做100万辆、200万辆、300万辆这样的运营模型,这是不成熟的,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我们有能力做的是聚焦定位,但也不会太过小众。在3-5年时间里,能实现10万辆(年销量)。

问:您觉得现在这个时间点进入会有些晚吗?

苏伟铭:不会。

我认为电动车S曲线的上升阶段,会在2025年到2030年,因为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稳定、供应链成熟,质量也能把控。S曲线的上升阶段有5-6年,它不会永远上升,这种情况下,BeyonCa有一个机会窗口期。

我们已经进入年销500万辆电动车的时代,这时候要开始谈“(用户)画像”。传统燃油车时代,我们谈入门级、中端车、高端车,电动车时代我们谈(用户)画像。比如理想的奶爸车,这个画像很好,它的车就是为这个群体造的。

我希望BeyonCa也可以这样,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画像。太早还是太晚就看你要找的群体是什么,对某些群体而言,可能就慢了。我们要找的那个群体是关注健康、享受驾驶的客户。

问:您觉得将新车推向市场会面临哪些挑战?

苏伟铭:我们公司是去年3月份注册,真正的组队和投资是去年三季度,所以差不多一年时间交出了一份答卷。

销售不用思考得太早,但要有节奏。我认为新零售一是内容,包括媒体产生的故事,和我们自己生产的故事;二是视觉、艺术教育,这是品牌文化的底色。首秀当晚的音乐剧都是BeyonCa创作的。再往上走是社群管理,还要转换到客户。我们会做很多创新,也还在思考。

问:您在准备创业的时候,有做过最好的设想和最坏的打算吗?

苏伟铭:第一,我从来不是自己创业,我们是一批人创业。汽车是很长的线,不可能一个人创业。

第二,创立一个新的品牌,最重要的是创新。做创新只有一条路走,别往后看,最坏的打算可能是结果,但不是计划,要做的是往前走,并且坚持。

创业最棒的是一群人走到一起的过程,不仅需要互补,而且要有理想,没有理想创不了业。汽车创业是体系的创业,是构建整套体系,它既是重工业、制造业,也是高质量、高技术,软硬结合。

创业首先要有愿景,再研究运营模型,而不是反过来先做可行性研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学。

李光耀当时在建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时候,就有一个争议,新加坡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有建国航的必要吗?李光耀的愿景,是让新加坡成为一个枢纽。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愿景,不要每天纠结。

谈产品和场景:将健康管理嵌入车里,场景定义汽车永远不会错

▲ 图源:网络

问:从商业逻辑看,我们聚焦在健康心血管,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郭欣:BeyonCa做健康生态服务,将健康管理做进车里,驾驶员在驾驶、泊车时,都有健康管理,比如行驶中有压力、路怒症、疲劳,这时候更容易诱发心血管方面的原有基础疾病。这种管理叫全感知,感知驾驶员从未感知过的,或隐匿性的症状,这不容易。

苏伟铭:用场景来解释。比如在哈尔滨1月初的晚上6点,我以120公里速在高速外车道行驶。如果我有急性心血管病的前兆,AI Avatar(明年春天介绍)会问,你现在的情况如何?身体有不舒服吗?如果没有回答,2秒钟内辅助驾驶会将时速从120调整到30。停下后,用AI判断驾驶员的状况,如果是不行的,我们有数据支撑的云医生平台,快速判断驾驶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您提到在驾驶时检测到驾驶员身体情况不好会靠边停车,那后续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

龚屹:我们提供3个T的服务:云自检(Triage)、云救援(Transfer)、云医生(Treat)。

例如云医生可以实时看到人脸,快速判断车主和乘客的状态,从而让健康顾问做具体的救援响应。更关键的是,云医生可以把用户过往的体检报告或电子病历整合,便于后期更针对和精准的治疗。

郭欣:我们所讲的全感知、全显示、全触达,用医疗的话来说是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这三个早都是车内做的,这些还需要时间去打造。

问:现在也有很多可穿戴电子产品,BeyonCa的功能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苏伟铭:现在人们每天坐在车内的平均时间是一个半小时,穿戴手表可能偶尔看看,但车里收集到的数据更精确。手握方向盘时,车速低于10公里、30公里、60公里,身体各项数据分别是多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过去13年,我每一年都会找(同一个)医生做体检,为什么找他,因为体检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找他就是因为数据,他知道我过去13年的情况,有一个连续性。

我们一定要做深,但不是什么都做,而是集中做某一方面。心脑血管代谢类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就在这方面要深耕。

当然,法律框架是必须要知道的,因为这涉及合规问题,我们做什么东西都不能超过这个度,其实我们自己也分析了,我们的法律队伍也在看,每一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还没有到那个环节,再给我们一年的时间,可以知道的更细。

问:车内健康技术在国外有市场吗?

刘少山:东南亚是目前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上也很快,欧洲、美国整个人口的减少和衰减是很严重的,我们目前跟WHO(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看如何用医疗技术赋能市场。不管在哪儿,健康是人的共性需求。为什么从高端做起,因为从经济架构来说,高端人群能支撑这种消费,但它必定会往下游普及的。

问:您提到健康是共性需求,像出租车司机、大货车司机对车内的健康检测系统的需求更高,在普及的时候,会单独作为一套系统卖给其它品牌吗?还是在豪华品牌之外推出中端品牌车型?

苏伟铭:为什么BeyonCa不是汽车公司,而是科技公司,本质不一样。有了技术可以将其IP化,比如用在卡车、出租车。另外,健康监测不只是针对司机,我们做全座舱,第一个是驾驶舱,第二个是后面的老板位,第三个是副驾驶,是有步骤的。

问:现在业内普遍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深场景定义汽车和软件定义汽车,二者有没有关联?

苏伟铭:“软件定义汽车”以前是一个口号,没有聚焦场景的设计,软件很难做。

任恬:首先,我们是做产品的。汽车是一个大型产品,产品的出发点一定是人,场景一定跟人有关系。分析客户是对软件上层能力,还是底层车的基础能力有需求,一层层推导,这也是我们特色的解耦研发模式。如果顺着这个逻辑,就不存在软件定义汽车。

所以不是软件定义汽车、硬件定义汽车、硬件定义软件。我们只是找对用户,做出他们需要的产品。“场景定义汽车”,永远不会错。

谈用户和竞争:做“熟龄人”青睐的高端豪华车

▲ 图源:网络

问:健康场景的客户群体有多大?

苏伟铭: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哪些,有多大,到了明年会更确切。

中国的客户已经到下一个阶段,就是新零售。以前搞个4S店,把车放进去,打打广告,喜欢就买你的车。现在要跟客户沟通,做俱乐部管理、社群管理。中国客户群比国外走的快,东南亚、新加坡这些地方还达不到,很长一段时间还得在4S店。

问:BeyonCa的目标人群有差异性:中年、有资产、健康的人群,但是这部分人的消费是非常稳健的,对新品牌的接受度可能不高,如何让BeyonCa成为决胜项?

苏伟铭:我们做了画像分析,客户数量非常大,远远大于00后。这个车的定位的确是“熟龄人”。抛开定位,我们也希望00后买我们的车。这是销售话题,到时候肯定要出招,找到让00后买我们车的方法。

问:明年会是第一款车的亮相,产品结构和工厂信息是否可以透露?第二台车是否在筹划?

苏伟铭:第一辆车已经选定,明年一季度宣布。

但这家的选址是另一个概念。我们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厂,一个厂在中国,一个厂在国外。从战略思维看,这个家对我们很重要。但具体落户在哪里还没有决定。家的落户是一个组合,要有第二辆、第三辆的计划。我们是初创公司,第一辆车的第一代可以在某个地方生产,但是第二代就要回到组合里。

问:竞争对手定位的是谁?

苏伟铭:我们的定位是豪华,从客户群体的角度来对标,而不是与某个品牌对标。车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向,是豪华车的设计方向:一辆车长5.2米、轴距3.2米的车。

我们想做的是欧洲之外的第一款豪华车。中国占全世界1/3的市场,有足够的市场让大家竞争,重点是还有没有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是要谈战略和定位。把健康做出来,我们在国内就有一席之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