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秋分时。今年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我市克服新冠疫情、不良天气等不利因素,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三农”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天起,本报推出“庆丰收迎盛会讲好太原丰收故事”系列报道,请读者跟随记者深入乡镇、农村,一同去感受全市广大农民庆丰收的盛况,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
汾河两岸,群情激昂,锣鼓迎来丰收节。
又到一年秋分时。九月,并州大地满目金黄。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全市农民敲起锣鼓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乡村产业活力强劲,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呈现了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民正在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农村处处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端牢饭碗——粮食生产总体稳定
晋源区花塔村稻田公园内,一块块稻田宛如“地砖”般整齐。稻田内,长势饱满的稻穗已经“害羞”地低下了头。再有一个多月,水稻就能收获了。村民说,今年不光水稻能丰收,就连稻田里养的鱼、虾也能收获一批。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得鱼,又能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同时稻米品质更优。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经济利好等因素影响下,晋源区王郭、赤桥、花塔等村庄,先后复种晋祠水稻,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盘活了闲置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民稳定增收。
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民生之本。
在清徐县,广袤的大地上丰收在望。
清源镇西范庄村村民罗耀虎看着日渐变红的高粱高兴不已。他说,多亏了县里组织的代耕代种,不然今年就耽误了。
4月下旬本是玉米、高粱等大秋作物的播种时节,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播的节奏。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怎么办?
关键时刻,清徐县组织全县年检合格的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及有证的农机驾驶操作员就地、就近开展代耕代种作业。封控区内,以村为单位,利用现有服务组织或临时组建的生产服务队,负责本村农业生产。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征求农户意愿,采取口头约定、村集体代签等方式,与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合同,委托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深松整地等托管服务。在采取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等措施基础上,实行居住地和作业地块“两点一线”无接触服务模式。县农业农村局组织调备种子、化肥、农药等,保障供给充足。
人努力,天帮忙。今年我市雨水充足,庄稼长势良好。“饭碗里装自己的粮最踏实。”罗耀虎说,自己最懂得这片土地的“脾气”,用心守好土地,今年的丰收准能成。
瓜果飘香——都市农业纵深发展
这几天,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的“玉露香”梨逐渐成熟。扒开纸袋,只见“玉露香”梨的外皮犹如“涂”了一层金红色,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一口,果肉细嫩,香甜无渣。“我们村种了2500亩‘玉露香’梨,到了丰收节,管够吃。”村党委书记王永强说:“到时候,不光有节目看,有‘玉露香’梨吃,市民还能品尝到小店牺汤、凉拌苜蓿这些平常吃不到的农家饭。”
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吴村流转土地种植早黑宝葡萄、“玉露香”梨。由玉米改种葡萄后,从“地里刨食”变成“土里掘金”,村民一亩地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村民王保卫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早黑宝葡萄,一年下来毛收入近20万元。
像王吴村这样靠着调整产业结构富裕起来的村子还有不少。尖草坪区向阳镇南翟村就是其中之一。
9月5日,南翟村举办了2022年金滩田园欧洲西梅采摘月开园仪式暨西梅果品评奖展销会。金滩田园园内面积近千亩,以西梅、大樱桃、美国凯特杏等稀有水果种植为主打产业,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从端午节至中秋节的各类水果采摘节,已成为村里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村强民富的压舱石。
今年,南翟村创新推进农田公园化,水渠混凝土防渗改造,花岗岩美化硬化田间道路,配套安装百余盏太阳能路灯、杀虫灯,完善更新休闲长廊、冷链物流、田头市场。还有新兰路南翟村段两侧店铺排列,提供了农家乐美食、住宿、洗浴、泊车等采摘落脚的便利条件。如今的金滩田园,已成为太原现代都市旅游采摘、休闲观光的打卡网红地。
记住乡愁——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走进清徐县孟封镇杨房村,致富路特色街区改造已初现成果——木制的牌楼已经矗立在路口,“致富”二字清晰可见,路两侧的民居外立面披上了一层黄色的稻草漆,新铺的青石路面搭配立面的灰砖、木制窗棂,让人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村内大街两侧,传统老陈醋酿制技艺的墙画随处可见,空气中不时飘过的醋香提醒你,欢迎来到千年醋乡。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刚虎说,特色路街改造以盘活闲置资源、吸引人员回流、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从保留和挖掘村落文化符号和民俗内涵出发,立足原住居民风貌,通过利用闲置房屋和旧宅改造等方式,重现自然村落的风貌,让游客和村民都能在此找到儿时记忆。李刚虎说,特色街区将打造以醋产业为延伸的品质服务业态小集群,展示山西老陈醋的蒸料、发酵、熏醅、淋醋、陈酿五道工序,建设老醋坊、啤酒吧、民宿、书院、戏台五个院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迎泽区郝庄镇董家庄村是我市唯一入选山西省特色小镇创建清单的乡村。围绕乡村旅游项目,董家庄村开展地形整理、岩石安全防护、垒砌护坡等基础整治;恢复荒山植被;利用废弃采石场形成的沟壑筑坝蓄水,建起溪流、观景湖、鱼池等景观……
现在的董家庄村,村民不仅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还能在村里享受便捷的生活。村里新建了党建活动室、农民休闲健身广场,打造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全面完成“煤改电”工程,路面硬化了,村庄绿化了,街院整洁了,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明说,村里有30多位村民在森栖小镇打工,村里还为村民提供了护林防火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再加上宅基地返租等收入,每户村民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实力增强
“绿码合同”——存,规范整理进行云存档;“黄码合同”——改,完善合同文本,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清缴欠账金额,根据进展情况重新打分转码;“红码合同”——增,依法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决策程序,确保公开透明、依法依规。——这是阳曲县黄寨镇在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做强做大集体经济工作方面采取的做法。通过绿、黄、红“三色二维码”云档案管理机制,黄寨镇实现扫码监督“清化收”工作全过程,便捷、高效、透明,既维护村集体利益,又赢得群众口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今年我市通过盘活集体沉睡资源、依托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强化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推进“村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村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设立农业产业联合体。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执行农村干部任中专项经济责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地位,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进行统一盘活利用。
我市以《太原市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4)》为指导,研究脱贫村、城郊村等8种类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按照“一年全覆盖、两年立标杆、三年大发展”工作思路,统筹建设“清徐+小店+晋源”“阳曲+尖草坪”“古交+娄烦”“迎泽+杏花岭+万柏林”4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预计今年底,全市将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全覆盖;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