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粮食日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

2、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相关资料图)

3、 一、“世界粮食日”产生的背景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4、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

5、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6、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

7、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

8、 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FAO 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五次“世界粮食调查”。

9、从这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

10、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80年代初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

11、但就在同一时期,全球有4.5亿人挨饿。

12、当时世界只有45亿人左右。

13、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增加到10亿。

14、 从19世纪以来,一直存在两种粮食观,即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粮食观。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悲观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16、到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世界粮食形势的好转,悲观主义思潮也逐渐被盲目乐观情绪所取代。

17、到70年代初,发生了世界性的干旱,粮食歉收,爆发了粮食危机。

18、严峻的现实又把盲目乐观情绪一扫而光。

19、“世界粮食日”的诞生说明人类对粮食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各国开始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重视。

20、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万的速度增长,地球提供给人们“足够”粮食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许多人正以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研究。

21、 基于人们对全球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过度追求粮食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都很重视。

22、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或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以及粮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信通过世界粮食日的由来(详细点)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