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待修复的文物有1000多万件,而文物修复工作者仅有2000多人。文博专业报考长年遇冷,跨专业招聘又难以满足岗位所需。面对迫切的时代需求,山西出台《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为全国首例,计划用5年时间,为基层文博单位输送600名文物全科人才。
创新方式培养文物全科人才
(资料图)
山西文物分布广、品质高,保护任务繁重,安全压力巨大,培养一支能系统掌握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馆的文物全科人才队伍是保护文物的重点工作之一。日前,山西出台《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这是勇担文物保护责任的实际行动,在全国文物系统尚属首例,在我省文物保护史上更是首创,是一种创新型的培养方式。
这次发布的《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中,对如何培育年轻一代文物人才储备提出了创新性、开拓性的办法。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小三在接受采访时说,山西的文物全科人才的培养,要紧扣山西文物资源的特点。地上文物数量非常多、分布非常广泛,地下文物考古资源又非常丰富,在各个地方还有大量的博物馆要建设发展。专业全科、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就要围绕着考古、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相关知识来展开。考古方向要在一个遗址上面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获得准确的资料,然后开展相关的研究;文物建筑方向是要进行文物的测绘、文物的监测、文物等级的评定等相关工作;博物馆方面,涉及到博物馆文物的评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博物馆的社会宣教。
山西是文物资源富集大省,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全国排名第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现存古建筑28027处,名列全国前茅,其中,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都在山西。针对我省文物保护中最大的难点,山西省文物局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处长刘刚认为,虽然山西有大量的文物资源,但是都分布得比较散、不集中,大多分布在乡村,这就给文物保护、管理和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与数量多、分布广、品质高的名胜古迹相比,文物机构队伍却显薄弱,有报告称全国县级文物行政编制平均每县不到两人。刘刚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级以下的地域空心化比较严重,再加上基层的工作环境、待遇等没办法跟一二线城市比,所以基层文物保护队伍总量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急需培养文物全科人才。
县级文物人才的缺失意味着什么,会对文物事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晓毅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入行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基本上我们每个县都有一个‘老文物’,对这个县里的文物如数家珍,一草一木都能说得清清楚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文物’逐渐都退休了,对文物热爱和热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县是根基,所以把根基站稳了,我们整个文物事业就能越走越好了。”
为地方文物保护培养骨干力量
现在文物人才队伍,急需什么样的特质人才?陈小三教授说,它是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辛苦,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有一种工作的热情。1985年的时候,全国第5次考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当时就作了一个报告,题目就叫《考古工作者要有献身精神》。那么今天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不能要求大家有献身精神,应该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温度、多一份对这个专业的喜欢。
要真正培育出具有匠心,而且兼具专业工作能力,还有研究水平的文博人,山西大学的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面对这个问题,陈小三教授说,在课程设置方面,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兄弟单位。大概有两年半的时间,学生们要在校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年半的时间,是要到田野、野外参与到考古发掘、博物馆陈列设计、古建筑的测绘、保护、修缮等相关的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和书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这次出台的实施办法,对于文物专业的学生,入学的时候已经就业了,没有就业压力,他可以潜心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文物全科人才毕业以后,直接可以持我们签订的协议定向就业单位,县级以下文博事业单位入职入编。”刘刚说。
据陈小三教授介绍,这些学生是要回到生源地工作的,鉴于他对自己生源地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有便利的条件来开展相关工作,而这个里面含有专业的知识,有乡情、有亲情的牵挂,这些人会成为地方上文物长久保护的一支骨干的力量。
新鲜血液的融入,必定会激活文物行业的一池春水。对于近期出台的这项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政策,王晓毅认为将会对山西乃至全国整个“文物圈”带来改变。王晓毅说,这个事情会产生一个非常深远的影响。我省利用5年的时间,每个县培养5个人,他又能再从事文物考古工作30年,那样的话未来30年至40年,整个山西的文物事业将打造一个牢固的根基。
山西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为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输送600名文物全科人才。随着这项政策的落地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有志于文物保护事业的青年才俊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缓解基层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让文物工作在沧桑巨变中坚守薪火相传,有力叩响中华文脉的历史回音。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
本报记者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