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乐视网IPO造假案,平安证券遭监管重罚,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
上周,深圳证监局公布对平安证券的监管措施决定,平安证券在保荐乐视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执业过程中,尽职调查未勤勉尽责、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出具的发行保荐书中发行人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违反了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平安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的监管措施。
这并不是平安证券首次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早在2013年,平安证券就曾因在万福生科IPO保荐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法定职责,出具的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被给予警告和罚款,并暂停保荐业务许可3个月。
在多个IPO项目上踩雷,平安证券的投行业务光环已不再。2021年,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0.78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位,已非行业头部。而在巅峰期的2010年,平安证券承销数量和金额,均在行业前五。
乐视网造假案波及多家券商
乐视网造假案余波未平,针对中介机构的处罚相继落地。
日前,深圳证监局公布对平安证券的监管措施决定。经查,平安证券在保荐乐视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执业过程中,尽职调查未勤勉尽责、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出具的发行保荐书中发行人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违反了相关规定。
据此,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平安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的监管措施,暂停期间自2022年6月23日至9月22日。平安证券应对上述有关问题深入整改,切实提升投资银行业务质量,并在暂停期间届满前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三个月前,平安证券就已收到上述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彼时,平安证券就表态,近10年来公司持续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提升合规内控水平,相关历史问题均已完成整改,目前平安证券业务经营稳健、内控评价良好。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监管部门持续释放“零容忍”信号。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严惩的同时,也对未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一并严肃追责。涉乐视网造假案被罚的券商并非只有平安证券一家。
在平安证券之前,今年6月17日,山西证券就曾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因在2016年乐视网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造成多项违法行为。证监会决定对中德证券采取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566.03万元,并处以1132.08万元罚款,涉事的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均被采取警告及罚款等监管措施。
除了被监管处罚之外,相关中介机构还被投资者诉至法庭。今年年初,中泰证券披露,两千名证券投资者将乐视、贾跃亭等十四名自然人、包括中泰证券在内的三家证券公司和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45.71亿元。其中,中泰证券为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联席主承销商之一,非保荐机构。其他两家被告券商则分别为上述的中德证券和平安证券。
多个保荐项目出问题被重罚
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平安证券并非首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十余年前,中小板、创业板快速扩容,平安证券以极高的运作效率,新晋投行“贵族”。中证协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平安证券股票承销家数48家,排名行业第一;股票主承销金额接近500万元,排名行业第五。
但此后,平安证券在多个IPO项目上吃了大亏。其中,2010年胜景山河在登陆深交所前夕,因被媒体质疑财务造假,上市被紧急叫停,其成为中国证券史上第三家“募集资金到位、但IPO最终被否”的拟上市公司。作为胜景山河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两名保荐代表人也被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
随后不久,2012年万福生科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受此影响,2013年5月平安证券面临重罚。监管部门认定,平安证券在推荐万福生科IPO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法定职责,出具的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平安证券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5110万元罚款,暂停保荐业务许可3个月。此外,涉及这一项目的平安证券多名高管被撤销业务资格,并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
2014年12月,海联讯在报送中国证监会的IPO申请文件中,相关财务数据及上市后披露的定期报告中相关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决定对海联讯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平安证券给予警告,并罚没金额总计3707万元。
在多个IPO项目上吃亏之后,平安证券随即在内部开启人员及架构的大调整,意在改正历史问题,提升执业质量。
2021年是平安证券成立的第30周年。年报显示,受益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交投活跃,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合并口径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23.4%,近4年复合增长率超30%。
根据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1年,平安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排名第13位、第16位。其中,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0.78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位;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9.56亿元,排名第18位,已非行业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