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IPO | 清大科越闯关科创板,经营依赖“两网”,机遇与挑战并存)

红周刊丨赵文娟


【资料图】

作为虚拟电厂概念股的成员之一,拟上市公司清大科越在经营上主要依赖“两网”,近两年超过80%收入由“两网”贡献。在赛道火热和相关政策扶持下,此次能否顺利上市让人期待。

近年来,得益于电力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根据国家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总投入预计将达3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计划投入2.23万亿元,主要推进电网转型;南方电网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在此助力下,配电网、特高压、虚拟电厂等细分领域日益活跃,很多已上市公司在今年获得不菲表现。

《红周刊》此前在《大面积“限电”让虚拟电厂概念走红,多家公司布局,盈利贡献尚待时日》一文中提到,中游系统平台是热门赛道虚拟电厂的核心,不仅有多家公司布局,且涌现出一大批细分领域龙头。近日,后起之秀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大科越”)也提交了上市申请,欲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红利。

经营依赖“两网”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265.05亿元,电网企业信息化投资183.35亿元,其中国家电网信息化投入134.57亿元,南方电网信息化投入48.78亿,电网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比约69.18%,国家电网信息化投入占比达50.77%。由此可见,电网企业尤其是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是我国电力信息化的主体。

在政策红利下,不少公司取得的业绩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客户的贡献,其中就包括拟上市公司清大科越。据清大科越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清大科越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4.57%、94.27%、87.52%。其中,来自国家电网的收入占比分别达35.67%、61.20%、64.77%,来自南方电网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9.19%、28.19%、16.15%,两大电网公司合计贡献收入占清大科越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达54.86%、89.39%、80.92%。

从目前的销售占比看,清大科越对两大电网公司的依赖程度是比较高的。而对此,公司也表示,客户较为集中主要是因为电力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尤其是电网领域,符合行业特点。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得以上市的同行公司国能日新的产品及服务的终端用户除少部分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外,其余均为新能源电站。据国能日新招股书披露,其2019年至2021年1~6月来自国家电网的销售占比分别仅分别为10.55%、14.63%、8.68%,远不及清大科越对“两网”的依赖程度。

因经营上过重依赖“两网”对公司营收的贡献,这导致公司的经营受国家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和投资安排影响较大,若未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或电力市场改革推进放缓、电网公司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则对清大科越的业绩稳定性和持续盈利能力必将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也确实如此,清大科技一直聚焦于电力行业软件,业务集中于电力市场交易、电网智能调度、智能发售电和能源互联网等应用领域。从目前电力软件市场来看,行业早已诞生多家A股上市公司,而作为一家尚未上市的公司,其显然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比如在电力市场交易领域,尤其是在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系统建设领域,面对上市公司国电南瑞和中国电科院的竞争;电网智能调度领域,除了中国电科院以外,清大科越还要直面国电南瑞、东方电子、泰豪科技等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优势的公司竞争;智能发售电、能源互联网及其他电力信息化领域,目前已有朗新科技、恒华科技、远光软件、国能日新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其中,国电南瑞、远光软件这类电力软件上市公司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旗下所属企业,其有着天然的用电客户资源优势,目前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核心市场也主要依赖这类系统内公司。

总之,随着电网系公司及民营公司的进入和深度布局,清大科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高毛利率情况或被问询

《红周刊》发现,与招股书列示的同行公司相比,清大科越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上均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在产业布局、客户资源、订单项目等竞争方面,清大科越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也稍显弱势,但有意思的是,其在毛利率、净利率表现上却要更高一些。

招股书披露,清大科越2021年的营收规模要低于朗新科技、恒华科技、国能日新这类民营公司,也不及背靠国家电网系的远光软件,但在2019年至2021年中,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却分别达到65.71%、68.35%、73.54%,相比同行均值58.00%、50.38%、50.28%,不仅毛利率偏高,且变动趋势也与同行的变动趋势不相符。

在可比公司中,清大科越的毛利率数据最接近今年4月29日登陆创业板的一家新股公司的毛利率。财报显示,该新股2019年至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0.87%、61.7%、63.39%。然而该新股在IPO时曾因毛利率高于行业水平引起过监管层关注。当时,深交所三轮问询都有涉及其高毛利率的相关内容,比如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提出了“结合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特点、竞争优势、与主要客户合作的历史等,补充披露获取订单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定价的原则、依据和议价能力,主要产品保持高毛利率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介于前者经历,清大科越的高毛利率问题不排除会被监管层关注的可能。

就在毛利率与同行相比“一骑绝尘”同时,从附表中数据表现来看,清大科越的技术实力上似乎是要弱于同行的,无论是研发人员占比还是研发专利数量,均比同行可比公司要少很多。对于清大科越这种技术实力相对偏弱而毛利率却偏高的情况,显然是让人有些疑惑的。

值得一提的是,清大科越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技术更迭迅速、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特点,对技术的先进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若想要持续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的开发。而事实上,清大科越虽然重视研发投入,但研发成效却并不理想,这一点从研发人员薪酬等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果方面均有所体现。

《红周刊》根据招股书数据推算出,2021年清大科越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为3.60万元/月,这一结果要远高于同作为北京公司的同行恒华科技、国能日新的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1.39万元/月、1.06万元/月(2021年上半年)。与此同时,清大科越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6.48%,也高于恒华科技、国能日新9.93%、13.63%的研发投入。

据招股书,清大科越目前仅拥有8项发明专利,远低于同行水平,其中7项为共有专利,且清大科越还都不是第一发明人,而系为履行业务合同而产生,部分因合同约定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部分系在实际申请专利时,为了操作的便利以及后续专利权维护的方便,清大科越承担了专利申请工作并登记为共有专利权人。实际上,清大科越真正作为第一且惟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仅有1项专利,即2022年4月29日获得授权的“系统日前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发明专利。总体看,清大科越的研发投入转化能力是有所不足的。

对于清大科越这类技术密集型公司来说,只有维持高研发投入和高转化率的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壮大,而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16.98%,相较2019年的17.20%却是有所下滑的。清大科越坦言,未来如同行业其他公司以及新进入者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和较高的研发水平不断加大对电力信息化产业的重视和投入,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成长、较高毛利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96%、5.34%、6.35%,而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为12.47%、10.17%、10.48%。招股书解释“由于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开展业务,公司无需大量的销售人员来进行市场推介活动,因此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销售费用中的中标服务费却从2019年至2021年一路走低,不知这是否是其投标项目减少所致?

募资必要性值得商榷

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清大科越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50.55万元、17301.22万元、19752.00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5.95%,超过科创板20%要求。最近三年,清大科越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48%,超过科创板软件行业10%的指标要求。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74人,占当年员工总数的23.72%,超过10%人员占比要求,同样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清大科越表示,公司满足科创板上市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清大科越不仅业绩表现亮眼,相比科创板多数IPO公司闯关时的高负债运营,公司目前财务负债表现也相当突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38.27%、29.46%、15.08%,资产负债率连年下降,且报告期各期不存在任何的短期和长期借款。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货币资金虽然仅分别为52.09万元、280.95万元、186.9万元,但其交易性金融资产却分别达到12056.41万元、11327.79万元、25005.00万元,占各期末公司总资产的比例的44.00%、33.00%、54.48%。公司在招股书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2021年末余额较大,是因为公司2021年收到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的投资款945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与此同时,公司报告期内连续高额分红,各期分别为3774.62万元、4756.40万元、2791.11万元,三年连续现金分红合计高达11322.13万元,占公司这三年净利润总额的67.43%。

以上种种表现意味着清大科越并不缺少发展资金,账面上也现存着非常可观的可用流动资产,如此情况就让人对其本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和募资金额有所怀疑。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末总资产为45895.51万元,而此次拟募资74865.58万元,用于5个募投项目,这一募资规模是自身总资产的163.12%。规模与清大科越最为接近且今年4月份上市的国能日新招股书显示,其2021年上半年总资产为33586.80万元,当时拟募资额为34500.00万元,是其总资产的102.72%,金额不及清大科越募资额的一半。

国能日新上市不久后陆续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80015.49万元,在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发行登记费以及其他交易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共计71174.74万元,超募比例达131.93%。此外,公告显示,国能日新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拟使用11000万元超募资金作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从目前虚拟电厂赛道的火热来看,清大科越上市后也极有可能面临首发超募的情形,结合公司财务状况,届时公司如何“财”尽其用,需要投资人进一步关注。

(本文已刊发于9月10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