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初冬时节,行走在山西晋中市的各个乡村,映入眼帘的是村民院落中的一片金色:丰收的玉米堆满了粮仓,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夺目。这是晋中市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利农项目落地的结果,也是该市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晋中市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稳”字当头、“保”字托底、“提”字发力,环环紧扣“粮畜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现粮食收获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为充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晋中市提出了8项18条政策扶持激励措施,为全市50多万户农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5亿元,补贴面积374.1万亩;为46.5万余户农民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6920.65万元,补贴面积365.3万亩;下达农机具购置补贴4400.95万元,累计补贴各类农机具4776台(套),受益农户3509户。

加大低山丘陵区宜机化改造。灵石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消除2亩以下地块,将碎片化的耕地由小块田并大块田改造6000余亩,机械化率由之前的26%提高到100%,恢复生产了3100亩撂荒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推广寿阳金穗合作社“党组织、合作社、供销社、科研院所、农户”+“商业保险、金融机构”的“5+2”“双层托管、二次分红、一地三收”经验做法,自去年以来全市已完成47.45万亩试点面积,完成省定任务的139.8%。

全要素推进特优农业发展。在榆社县、太谷区,1000亩谷子科研基地、5000亩杂粮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在祁县,6乡105村20万亩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全面推进。抢抓全省“市场主体建设年”机遇,今年全市新培育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16个、家庭农场47个,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新增24个、19个,带动全市三季度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10.64亿元。主动发力、洽谈对接“农产品进京”,有效推动晋中特优农产品走进北京、走向全国,进一步拓宽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市场和农民的增收渠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晋中市秋粮收获面积386.9万亩,全年粮食收获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预计分别增长4.72%、20.6%、15.2%。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预计到年底,全市蔬菜、肉蛋奶、水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200万吨以上、73万吨、65万吨。 (白续宏 刘俊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