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5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部,听3位科技工作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雷达系统负责人赵原:

几个月吃透设备原理 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

5月的一天,凌晨1时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部测控站点依旧灯火通明,某型卫星的飞行轨道空间目标监测任务正在进行。为确保卫星在太空中的安全运行,这个测量站点的科技人员需要对指定卫星的飞行运行轨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目标监测,以避免太空垃圾与卫星发生碰撞。

“转入数据引导!”随着指挥员一个清晰的口令,键盘的敲击声立刻充斥了机房。这名年轻的指挥员叫做赵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雷达系统负责人。2012年6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赵原被分配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站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列装不久的先进雷达设备和高标准的操作要求,原本踌躇满志的赵原傻了眼。赵原所在的雷达测量组需要实时对10余种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根据数据反馈情况,用操作半径不足10厘米的操作杆控制直径10米的雷达天线高速运转,对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应急处置能力等要求很高。看到身边的同事都能精准地判断和熟练地操作,初出茅庐的赵原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攻克雷达天线操作难关,做到手上毫厘不差,赵原给自己制定了近乎“残酷”的训练计划。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仿真模拟训练器上,一个月的时间就用坏了两副摇杆套。为了多一点实践操作的机会,跟星、合练、项目试验……一有机会赵原就往机房跑,抢着值班、跟星。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经常红肿,身边的同志劝他要注意方法,不能这样蛮练,赵原每次都眯着红肿的眼睛,嘻嘻傻笑。就是凭借这股“蛮”劲,不到三个月,在持证上岗考核中,赵原便以全优的成绩拿到上岗合格证。这个标准,很多人需要一年才能达到。

2014年年初,单位进行设备改造。刚刚走上岗位不久的赵原天天找指挥长要求参加。指挥长不答应,他就白天汇报,晚上谈心,硬是打动了指挥长,破格让他参加了设备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赵原从早到晚和厂所派来的专家泡在一起,不厌其烦地问问题、请教知识。厂所专家开玩笑说:“小赵,你得给我们加班工资,你一个人就得占用我们一大半的业余时间。”几个月下来,赵原瘦了十多斤,却把设备原理完全吃透,并整理了十多万字的笔记。厂所专家临走时对赵原竖起大拇指说:“有你这样的技术骨干,这设备我们就放心了。”就是凭借这股“专”劲,赵原从“门外汉”变成了技术骨干,完成了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2015年,在某型任务准备阶段,伺服分系统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定会影响到任务的联试联调甚至于任务的执行。任务已迫在眉睫,情况紧急万分,赵原凭借扎实的功底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完成任务,他一头扎进了机房,带领小组人员经过两天三夜的连续奋战,赶在联调之前解决了问题,为试验任务的顺利执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设备恢复正常,大家长舒一口气准备补觉时,赵原又默默地选择了参加联调联试工作,一干又是近4个小时。中午12时,当所有工作完成时,极度疲惫的他顾不得吃饭,在机房的休息室内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支委会老书记胡晓军说:“小伙子干劲足、责任心强,是领头羊的好材料。”就是凭借这股“狠”劲,赵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走上了某雷达掌门人的位置。

如今赵原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50余次大型航天任务,成了远近闻名的“金牌掌门人”。为确保某型号任务万无一失,赵原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对设备指标、室内外线缆、避雷接地、供配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并与兄弟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对雷达基准点、各方位标、校零塔等进行了重新标定计算,确保跟踪测量数据满足精度要求。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指挥所通信岗位负责人武凯:

工作中从不含糊 对自己对同事都爱较真

深夜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指挥大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通信岗位负责人武凯正在调度沟通各跟踪测量点位,为护航“神舟十四号”任务飞天做好准备。武凯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指挥所通信岗位负责人,所有的信息传输都要在他这里汇聚,然后再分发传输出去,容不得半点儿差池。“拼命三郎武凯一出手,我们觉得就稳了。”对于武凯,同事们这样评价。

在参加院校通信专业培训时,因为有过工作经验,武凯一度觉得这个专业不过是背背记记,没什么难的。谁知,一个简单的摸底测试就让他彻底露了怯。巨大的差距让武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武凯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考试,取得岗位资格。中午从来不休息、晚上挑灯夜战,看不懂、学不会的地方就记下来,上机时请教技术骨干。两年过去了,他光笔记本就用了6本,故障排除、应急处置也越来越熟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凯终于如愿以偿通过了上岗考试,成为了一名操作手。

2012年夏天的一个夜里,指挥所通信突然中断,后经检查确认是2公里外的微波天线遭雷击损坏,武凯一行人立即赶往抢修。当看到近50米高的天线时,大家顿时傻了眼。武凯系好安全绳,就开始爬微波塔。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在同伴的帮助下,他上下爬了两趟,更换了塔顶损坏的室外单元,恢复了通信。着地之后才发现,铁塔强烈晃动带来的恐惧感让他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冷汗,衣服都湿透了。

武凯一直没有放松过学习,时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向成为一名技术骨干不断努力,并逐渐成为了通信专业负责人。作为通信专业负责人,武凯主管通信设备10余套,保障太原站各项通信业务。1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上车检查、核对参数、巡视设备,从不含糊,先后解决多项故障,为航天任务提供了坚实的通信保障。弄不懂一些基本参数的含义时,他就向身边战友请教。有的人说参数就是设备出厂设定好的,直接可以用,没必要去深研含义,可武凯不这么想,武凯认为对待学问、对待工作既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否则对参数的理解只停留在别人的认识上,原理搞不通,迟早要吃亏。为了彻底弄明白一个参数,他常常一边上网查询,一边向上级单位技术总体询问,还多次打电话向学校老师和厂家设计人员请教。

武凯对自己爱较真,对新同志也爱较真。有一次,一名新的技术人员刚到单位报到,就被分到了通信岗位上熟悉设备。武凯严格按照训练大纲明确了各阶段的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任务,从器件原理到接口关系再到操作规范,从头教起,一点也不放松要求。在一次阶段操作考核中,这名同志未带防静电手环就上机操作,武凯直接给了他不合格。看到他不服气,武凯再次重申了不戴防静电手环的严重危害,并取出了设备操作规范和故障汇编,逼着他再学一遍。经过耐心说服讲解,这名新同志也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危害,从心底佩服他这位较真的师傅。作为岗位技术骨干,武凯先后带出了6个徒弟。徒弟们渐渐也成长为新的技术骨干,这让武凯十分骄傲和自豪。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科技工作者王兆鹏:

用笨方法一点点进步 在每次任务中锤炼自己

王兆鹏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雷达测量相关工作。2005年,王兆鹏第一次走进设备机房。听着轰鸣的设备声,看着闪烁的指示灯以及厚厚的雷达教材,他感到了压力,同时也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兴奋。为了尽快适应岗位需要,王兆鹏从基础知识学起。记不住的设备原理,就一遍一遍地抄;生晦难懂的专业知识,就不厌其烦地问;仪器仪表上的英文,就翻译成汉字一个一个地背;复杂多变的操作,就记下每一个步骤,在纸上画好按钮一板一眼地练。即便是再笨的方法,只要能帮助他进步一点点,王兆鹏都愿意尝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被告知要执行职业生涯的第一次任务,王兆鹏久久不能入睡。任务段仅有短短500秒,在整个任务阶段短到如同一瞬。虽然任务全过程操作很少,但每一次按键王兆鹏都能明显感到自己的手在颤抖,眼睛不停地在屏幕上扫视,生怕错过任何信息,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每次任务完成后,王兆鹏都会认真总结,正视短板差距,同时注重深化自身理论知识,打磨操作技巧,时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2009年,单位测控体制转型升级,新一代高精度测量系统走进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因业务能力突出,王兆鹏成为了首批某型高精度雷达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掌握情况直接关乎设备效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影响好几代航天人,他告诉自己必须学好。王兆鹏白天跟着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组装设备,稍有疑惑就立刻向他们提问。整个过程中,王兆鹏将每一条线缆、每一个接口都熟记于心。

2013年某重大航天任务准备过程中,王兆鹏和同事们正在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嘭!”一声爆鸣传来,紧接着设备告警,刺耳的蜂鸣声响彻整个方舱。王兆鹏和同事们迅速展开了仔细的排查,很快就发现保险管已烧毁。断电、更换保险管、重启……爆鸣声又一次出现,设备再次告警。再次出现的问题让所有人紧张了起来,问题并不仅仅是保险管烧坏了这么简单。王兆鹏仔细回忆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断定有可能是某个器件漏电导致的,他迅速拿起仪器一个器件一个器件的测试,大约一个小时后,王兆鹏将故障锁定到供电模块电路板。更换备件后,设备恢复正常,顺利完成了任务。

冬去春来,王兆鹏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事航天科技工作已6000多个日日夜夜。回首过去,每次任务对他都是一次锤炼。展望未来,王兆鹏说他愿意和同事们一如既往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