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天的调整,今日股市开盘短暂上行,随后再度出现震荡整理行情。而在这波股市行情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对权益市场的探索更加积极。

近日,在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举办的“2020年下半年理财子公司投资策略”线上会议上,兴银理财研究总监徐寒飞表示,兴银理财已将权益产品作为理财子公司重要的布局方向,未来在权益上的布局也会略微激进一点。同时,兴银理财将会对中短期信用债进行战术性策略布局。

抓住权益市场上涨机会

权益产品将成理财子公司布局重要方向

“权益市场是理财子公司布局的重要方向。”徐寒飞表示,作为一种标准资产,权益类是非常适合新产品或者净值型产品的,让银行通过权益方面的投资把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也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

徐寒飞指出,回顾今年3月到6月底的走势,风险资产经历了明显反弹,从股市到商品,上涨的幅度都较大,大概在30%左右。而债券资产从5月开始呈现逐渐走弱的迹象,目前仍处于相对偏弱的状态。从市场表现以及整个风险状况来看,目前是一个“股强债弱”的局面。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徐寒飞表示,中国要稳就业、保就业,既可能要提高整个货币政策的效率,比如要让资金能够直接作用到实体经济,提高整个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又可能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环境。这就使得整个风险资产的估值相对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大家的风险偏好较高,货币环境相对较宽松,整个权益回报有可能好于债券。

“在权益上相关投资,我们也跟随市场主要的趋势抓住了权益市场上涨的机会。”徐寒飞表示,基于整个产品结构需要往合理的方向转变,徐寒飞表示,未来兴银理财在权益上的布局会略微激进一点。这也符合整个兴业银行的战略规划,兴业银行在实施“商行+投行”战略,投行里面很大一块就是金融市场交易、金融市场投资,尤其是对权益市场的布局。

债市调整仍在进行

债券静态回报具备扛波动的价值

日前,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出现浮亏状态,这些产品背后多是投向债市标的。虽然央行也层发话出现阶段性浮亏是正常现象,但债市如今风险犹存。但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债市或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目前来看,(我们)在债市上的策略将对中短期信用债做布局。”兴银理财研究总监徐寒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调整之后这部分债券静态的回报也已经有一定的吸引力,可能具备扛波动的价值。

在利率债上的投资,徐寒飞表示,兴银理财会采取比较有弹性的策略,保持低仓位或者久期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做交易。此外,在可转债方面,将会在一些含权的债券上进行布局,在保证防御性的状况下,使得资产组合具有一定的进取性。“债转表现为防御有余,进攻不足。但下半年可能随着转债估值变得有吸引力之后,还会有一些新资金进入,转债估值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实际上,债券资产从5月份开始出现逐渐走弱的迹象,目前仍处在相对偏弱的状态。央行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当时的货币政策操作从投放转向回笼,导致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收益率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反弹。

“反弹的幅度从年内低点来看,长端在50个BP以上,短端在100个BP以上,这个幅度相对债券市场来讲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商业银行理财固收类产品净值跌破面值的重要原因。”徐寒飞表示,尽管当下债市绝对收益率水平可能还没有到特别具备安全边际的位置,但债市也有诸多利好。

他认为,目前来看,人民币债券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强,从2017年开始,人民币债券市场迎来新的投资者,境外机构在大量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未来仍然有新的资金进入债市。而经过一轮调整之后,债券相比资金成本之间的息差已经改善,这也能吸引一部分新的配置型投资者入场。

资管新规促进理财转型

从单一静态配置策略转到动态配置策略

资管新规的出炉,让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产品净值化等的转变,让银行理财子公司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从产品布局上看,过去兴银理财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短期类、债券类以及一部分按成本法估值的产品,权益类占比不是特别高。”徐寒飞表示,这种产品组合结构可能不太适合当经济出现恢复,物价出现上涨,风险资产价格出现改善的时候,没有办法跟上宏观和市场的变化。

徐寒飞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过去的投资运作模式更多关注的是资产和负债静态的息差。在资管新规出台进入转型后,推动了整个理财子公司朝着把握资产价格波动的方向转变,要去研究资产价格的走势、研究各类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单一静态配置策略转到动态配置策略,以及多资产配置策略上去。

“这是我们在业务布局上必然要做事情。”徐寒飞表示,多资产配置的策略给客户提供相对来说低回撤,相对风险调整或者回报更高的产品。用多资产方法的话,可以给客户构建一个相对比过去资产波动率更低的产品。

不过,徐寒飞也表示,多资产的话首先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对单一资产的了解,第二个就是资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或者研究、把握。这需要技术和人员上有一定的门槛,真正多资产现在各家银行还是在逐渐摸索过程中。(记者 姜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