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才发现其实里面有很多坑,反正买的时候条例写的很简单,我买之后才发现条条框框那是天罗地网……”新浪微博认证为“中国国旅(浙江)国际旅行社策划总监”在微博上吐槽“新冠隔离险”。

春节将至,全国人员流动比时增加,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价格低、购买方便的“隔离险”。但记者了解发现,所谓的“隔离险”并非是一个单独险种,消费者购买容易理赔难,看似简单却陷阱多。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或台节前重推“隔离险”多是噱头增流,消费者购买时要细读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

打擦边球“出圈”

“59元防疫险,居家隔离1天能领200元……”线上台“隔离险”广告格外耀眼,迅速收获一大波流量。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隔离险”关键词,检索的结果达到2200多万条,检索结果靠前的内容基本都是有关“隔离险”的广告。而且广告词都非常抓眼球,如“10.8元起”“居家隔离赔付200元/天”“XX联合隔离险,潮流新品,好货热卖……”。

所谓的“隔离险”,2021年年中就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此类保险往往同时保障新冠肺炎身故、确诊、隔离以及意外伤害等情况。早在2020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就提出,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新冠肺炎单一责任产品。根据监管要求,市面上的“隔离险”大多是意外险、疾病险的扩展,其承担了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强制隔离的津贴,实际上就是意外险+新冠相关责任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市面上见到的“隔离险”,均月费从4.9元到数60元不等,保费较低,理赔回报诱人,购买便利,对有需要保障的人群,有较大吸引力。然而,作为一种新的业务,“隔离险”在销售和理赔中存在一些模糊、易混淆的地带,保险公司和销售台也利用这种模糊打擦边球,赚取流量。

实际理赔 “套路”多

上述“中国国旅(浙江)国际旅行社策划总监”说:“隔离险真的是智商税,自从我最我上次黄码事件就被很多姐们(劝说)。”她表示,“隔离险”就是投保人若在保期内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被隔离,则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金额在每天300元到500元。但“我买了才发现其实里面有很多‘坑’。”记者从某投诉台也了解到,消费者对“隔离险”的投诉多是因为购买容易理赔难。

这位策划总监就用自己的案例,列出了至少8条“居家隔离也能赔”的“坑”,比如回国隔离不给赔;小区里一个人感染,全小区被集中隔离不赔,因为一般这种隔离都不需要自费;到外地了,出发地突然被调成中风险,现在得回家了,也不赔,“因为你已知了,你属于主动前往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同时间去过确诊所在场所也不赔,因为没有成密接;居家隔离不赔,“其实居家隔离的要求特别高,拿杭州为例子!如果你们是夫妻两个人必须有独立卧室独立卫生间!不然就不能居家隔离。”另外,全市封控状态不赔,村里强制隔离,如果没有文件也不赔,不是原始毒株还是不赔。

有市场人士就指出,“目前的重症、致死率都很低,隔离津贴也只有集中隔离,而且集中隔离应该还需要当地证明。这种产品要么是套路,要么是噱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在某保险行业微信群里,有人如此认为。

免责条款要看清

“投保简单,APP就可以搞定,又很便宜,加上很多端口推送,确实有很多人购买。”一位大型保险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也有人晒出成功获得理赔的案例。因此,这位保险人员称,“隔离险”是一种新东西,保险公司或销售台在宣传的过程中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不过,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要看理赔条款,更要看免责条款。很多“理赔难”就出在免责条款中。

记者某航空公司贴出的新冠疫情隔离津贴看到,被保险人在保单载明的保险期间内搭乘飞机、火车、轮船、营运汽车,因同乘旅客确诊新冠导致被保人被强制集中隔离的,可以提供2000元/天,最高28000元的保障。但该保险公司给出的除外责任有7项,如被保人在保险起期前已确诊新冠肺炎的;被保人在保险起期前14日去过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新冠确诊病人的;被要求居家隔离的;交通工具的出发地/途经地/到达地在起保前及保险期限内被公布为中高风险地区的等等。即使触发理赔条件,理赔还需要提供隔离证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单等并加盖地方卫健委或疫情防控指挥部印章。

“过年回家,本来我想去买一份隔离险的,但仔细看看条款,感觉可赔的几种情况都排除了,那基本上没啥可赔的了。”一位正打算回老家过年的王先生说。因此,如果只是买个安心也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但如果真想要靠这个补偿隔离期间的经济损失,恐怕很难。

推荐内容